水窗才起,讶长空一色,江山何处。
渺渺茫茫无畔岸,那是溪村烟树。
恍若云腾,纷如雨骤,却怪蛟龙吐。
洛妃妆罢,扬波倩尔遮护。还忆海市凌虚。
蜃楼幻影,隔断红尘路。
晓日无光烟淡淡,犹似晨鸡未曙。
柔橹闲声,征帆莫辨,留我冰壶住。
东轮乍转,轻舟依旧飞渡。
水窗才起,讶长空一色,江山何处。
渺渺茫茫无畔岸,那是溪村烟树。
恍若云腾,纷如雨骤,却怪蛟龙吐。
洛妃妆罢,扬波倩尔遮护。还忆海市凌虚。
蜃楼幻影,隔断红尘路。
晓日无光烟淡淡,犹似晨鸡未曙。
柔橹闲声,征帆莫辨,留我冰壶住。
东轮乍转,轻舟依旧飞渡。
这首《念奴娇·舟中晨起见大雾作》描绘了清晨舟中所见的大雾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想象。
开篇“水窗才起,讶长空一色,江山何处”,诗人从船窗醒来,惊讶于眼前一片混沌,分不清天与地、山与水的界限,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神秘的雾气笼罩。接着“渺渺茫茫无畔岸,那是溪村烟树”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迷蒙的氛围,远处的村庄和树木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恍若云腾,纷如雨骤,却怪蛟龙吐”三句,诗人将眼前的雾气比作腾空而起的云、急骤降落的雨,甚至想象成蛟龙喷出的雾气,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接下来“洛妃妆罢,扬波倩尔遮护”则运用了洛神的典故,洛妃是传说中的女神,此处借以表达对雾中景色的赞美,同时“扬波”二字又巧妙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还忆海市凌虚。蜃楼幻影,隔断红尘路”四句,诗人联想到海市蜃楼的奇观,雾中的景象如同虚幻的仙境,将人间的尘世隔绝开来,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晓日无光烟淡淡,犹似晨鸡未曙”描绘了晨曦初露,但因雾气弥漫,光线显得暗淡,仿佛还未到黎明时分,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感觉。
最后,“柔橹闲声,征帆莫辨,留我冰壶住。东轮乍转,轻舟依旧飞渡”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柔橹声声,轻舟缓缓,即使时间流转,雾中的美景依然让人心旷神怡,不愿离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晨雾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七月秋已肃,北风卷黄埃。
欻兹数百骑,夜过长城来。
我公调兵食,惨淡旌旗开。
前驱初出塞,黠虏惊且猜。
平生职方略,声彻单于台。
况兹仗忠义,山岳可使摧。
乃知折冲具,庙胜先抡才。
吁嗟秦汉时,无策良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