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同冠,可怜法政学堂,偏讲二千年前故事;
季氏伐颛叟,似此商科教习,不如三家村里先生。
孔子为同冠,可怜法政学堂,偏讲二千年前故事;
季氏伐颛叟,似此商科教习,不如三家村里先生。
此联以讽刺手法,对当时教育现状进行了辛辣的批判。上联“孔子为同冠,可怜法政学堂,偏讲二千年前故事”中,“孔子为同冠”暗喻孔子在法政学堂的地位,但“可怜”二字则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惋惜和讽刺,即法政学堂过于强调传统儒家教育,而忽视了现代法律与政治的实际应用。“偏讲二千年前故事”更是直接指出了教育内容的陈旧与脱离现实。
下联“季氏伐颛臾,似此商科教习,不如三家村里先生”运用了《论语》中的典故,季氏攻打颛臾象征着不顾实际、好战的行为,以此比喻当时的教育者过于理论化,不切实际。将商科教习与“不如三家村里先生”进行对比,暗示了传统乡村教育者更贴近生活,更实用,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整体来看,此联通过巧妙的引用和对比,揭示了当时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以及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矛盾。
荒庭落叶秋日晡,屋头呜呜鸣老乌。
少年夫妇中道阻,罗帏寂寞青灯孤。
妾身何异秋江蒲,十月孩乳方呱呱。
殷勤嘱补嫁时襦,誓将忍死为生图。
堂上白头有继姑,姑有继嫡无亲疏。
是谁妒害策三雏,一举直欲相吞屠。
谁无舅姑谁无夫,妾生不幸多舛途。
薄命敢尔贪生娱,呜呼谭氏良无辜。
上堂甘旨色而愉,风前烛短嗟易枯。
尝熊辛苦心力痡,姑心不动欢如初。
孝亦获全节不污,七十年来甘茹荼。
地下相逢果有无,完君左验朱墨符。
况是衮衮多孙孥,蚤年更有登云衢。
向来志气容稍渝,谭氏之鬼血食乎。
世称丈夫七尺躯,一朝埋没成泥涂。
吁嗟乎死后馀名天壤俱,安知后日无董狐。
《谭节孝妇诗》【明·臧相】荒庭落叶秋日晡,屋头呜呜鸣老乌。少年夫妇中道阻,罗帏寂寞青灯孤。妾身何异秋江蒲,十月孩乳方呱呱。殷勤嘱补嫁时襦,誓将忍死为生图。堂上白头有继姑,姑有继嫡无亲疏。是谁妒害策三雏,一举直欲相吞屠。谁无舅姑谁无夫,妾生不幸多舛途。薄命敢尔贪生娱,呜呼谭氏良无辜。上堂甘旨色而愉,风前烛短嗟易枯。尝熊辛苦心力痡,姑心不动欢如初。孝亦获全节不污,七十年来甘茹荼。地下相逢果有无,完君左验朱墨符。况是衮衮多孙孥,蚤年更有登云衢。向来志气容稍渝,谭氏之鬼血食乎。世称丈夫七尺躯,一朝埋没成泥涂。吁嗟乎死后馀名天壤俱,安知后日无董狐。
https://shici.929r.com/shici/l8c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