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甘亩亩,念载卧茅庐。
不计动名晚,何知岁月除。
更深滋露冷,月朗逼星疏。
头白明镫里,优游尚著书。
一心甘亩亩,念载卧茅庐。
不计动名晚,何知岁月除。
更深滋露冷,月朗逼星疏。
头白明镫里,优游尚著书。
这首清代诗人王心敬的《秋夜》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宁静秋夜中的生活情景。首句“一心甘亩亩”,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满足,他甘愿在田间劳作,享受简单的生活。次句“念载卧茅庐”则展现出诗人居住在简陋茅屋中,但心境却超然物外。
“不计动名晚,何知岁月除”两句,诗人不追求世俗的名利,时间在他这里仿佛静止,不知岁月流逝,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接着,“更深滋露冷,月朗逼星疏”描绘了深夜的清凉与寂静,露水凝结,月光皎洁,星星稀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头白明镫里,优游尚著书”,诗人虽已年迈,但在明亮的灯光下依然勤奋读书,享受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丰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品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
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
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
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
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
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
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不寻翻到谷,此谷不离心。
行处曾无险,看时岂有深。
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
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
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
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
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
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泛月边。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