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壁画折竹杂言》
《壁画折竹杂言》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枯缠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

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àzhézhúyán
táng / róng

chánténgzhòngxuě
wèiféngxiāngjiāngbié
shìcóngláiběngēn

huàgōngshìjiàocuīzhé

注释
枯缠藤:干枯且缠绕在一起的藤蔓。
重欹雪:厚重的雪使得(树枝)倾斜。
渭曲:渭水河湾,代指相遇的地点。
湘江别:在湘江边告别,象征离别。
不是从来:并非自始至终。
无本根:没有根基,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来源。
画工:画家,绘画的人。
取势:为了画面的构图或意境而采取的姿态或布局。
教摧折:故意表现成好像被折断的样子。
翻译
干枯的藤蔓缠绕着,厚积的雪压弯了枝条,在渭水河湾相遇,在湘江边离别。
并非它们从来就没有根基,只是画家为了构图的需要,故意描绘成仿佛被折断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壁画折竹杂言》。诗中通过对枯藤、重雪和湘江别离的情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枯缠藤,重欹雪,渭曲逢,湘江别。"

这里通过对枯藤、重雪和湘江的生动形象描绘,营造出一个清幽而又略带忧伤的情境。诗人似乎在感慨于自然界中万物皆有离合,而这些景致也常常成为诗人情感寄托。

"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

这两句则转向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诗人指出,即便是最精妙的艺术创造,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自然和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在这里,“摧折”可以理解为画家在取材时对自然景象进行选择性地提炼和再创作,既有摧残也有构建之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艺术创作本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观点。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明月亭联

月明如昼;江流有声。

(0)

贺金芸台50寿联

酒星李长庚,愿三百六旬多醉;

君子蘧伯玉,知四十九年之非。

(0)

座联

石身偃仰犹堪丈;松意萧疏不受官。

(0)

悟道偈

向来物物上求通,祇为从前不识宗。

如今见了浑无事,方知万法本来空。

(0)

鸿雁行

鸿雁何联翩,联翩西北翔。

西北旷何许,逝将之塞疆。

我有一书扎,缄之金玉箱。

将以遗所思,道路阻且长。

因风托羽翼,为尔立傍徨。

去时春草青,归当秋草黄。

草黄岁将晚,毛羽恐摧伤。

愿言爱毛羽,边塞多风霜。

(0)

观瀑图

碧落无尘秋气高,白云捲空如海涛。

山人避俗事幽讨,眼明八极穷秋毫。

就中匡庐有佳色,飞流倒泻三千尺。

初惊白虹饮涧泉,又疑玉龙挂岩壁。

万里长风吹不收,坐令毛骨寒飕飕。

漆园傲吏去已远,长庚仙人今在不。

我生素志亦丘壑,苦因笔砚相缠缚。

何当卜邻如此图,听水看山一生乐。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