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
《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婆罗门引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卧龙暂而。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篇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端的了、休更寻思。

(0)
注释
佳处:美好的地方。
种花满县:遍地种植花卉。
腰间玉若金累:形容腰佩的玉饰珍贵如金链。
须信:必须相信。
致君:辅佐君王。
端的了:真正明白。
翻译
在那美丽的龙泉之地,满县都种满了花,我却要向东归去。腰间的玉佩如金链般闪耀。
确实相信功名富贵,总是与青春年少相伴。
感叹高山流水的知己难觅,古老的曲调如今听来令人悲伤。我如同暂时隐居的卧龙,虽然天上有知音。
最好的是五十岁开始学习《易经》,熟读三百篇古诗。
男子汉的事业,应当期待有一天能辅佐君王。真的明白了,就不要再过多思考。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从内容上看,它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富贵的看法和人生追求。开头“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暗示词人曾有过退隐之意。接着,“腰间玉若金累”以物喻人,表达词人对财富地位的淡泊态度,他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修养和才能。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表明词人认为功名富贵并非长久之事,更适合年轻人去追求。然而,“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又流露出词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他感到即使有才华,也可能被忽视或误解。

“卧龙暂而”暗指自己如同未展宏图的诸葛亮,暂时蛰伏。“算天上、有人知”则表达了词人期待有人能理解他的抱负。接下来,词人提出学习《易经》和《诗经》的建议,强调内在学问的重要性,并表示男子汉应当有为国家效力的志向。

最后,“端的了、休更寻思”劝诫自己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功名,要专注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体现了词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深沉的人生哲理和对理想的坚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期望。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玄洲倡和十首·其三霞架海

日芒界金色,虹梁饮凤阿。

直把天孙袂,乌鹊讵填河。

(0)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其十三矫慎

养寿慕松乔,洁已配箕颍。

穴居七十年,娶妻终不肯。

(0)

秋夜独酌

银烛金樽映画屏,消愁聊借酒为名。

醉来却喜朱颜在,畏老犹嫌白发生。

无客可邀惟对影,有镫相伴最关情。

馀酲未解不成寐,起向瑶阶月下明。

(0)

春日即事

案牍閒清昼,歌谣遍里闾。

光风回细柳,甘雨洗嘉蔬。

遣兴杯中物,消愁几上书。

所期民物阜,此外复何如。

(0)

从军五更转·其五

五更人尽起,鼓角动边城。

闻道将军令,平明要起营。

(0)

涿南见蚕妇本汴梁贵家

蚕月何曾出后堂,干戈流落客他乡。

罗衣著尽无人问,自把荆篮摘野桑。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