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清浅时,白露和烟岛。
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
一镞破三关,低头何处讨。
秋光清浅时,白露和烟岛。
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
一镞破三关,低头何处讨。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清晨的景象,清浅的秋光映照着白露润湿的岛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诗人以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比喻,暗示其虽身处荒草丛中,却依然保持着超然与全然的入定状态。"一镞破三关"可能象征着观世音菩萨的力量能够穿透世俗的困境,"低头何处讨"则表达了一种谦卑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也无需外求,内心自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佛教意象,传达出对生命哲理的深沉思考,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内省与超脱的精神。
十顷涵空碧。画图中、峥嵘幻玉,乱零吹璧。
倚遍危阑吟不尽,把酒风前岸帻。
记当日、西湖为客。
谁剪吴淞江上水,笑乾坤、奇事成儿剧。
还照我,夜窗白。崇台目断清无极。
引枝筇、琼瑶步软,印登临屐。
娃馆娉婷知何在,泪粉愁浓恨积。
故化作、飞花狼籍。
旧事悠悠浑莫问,有玉蟾、醉里曾相识。
聊伴我,夜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