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方琼州恭人》
《挽方琼州恭人》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绍兴宣谕一忠臣,为慕名门遂作嫔。

慈训由来承乃父,清规每解助良人。

山中急办瞻茔舍,囊里曾无过□珍。

丹旐翻飞人叹息,诸孙祖送尽簪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fāngqióngzhōugōngrén
sòng / chén

shàoxīngxuānzhōngchénwèimíngménsuìzuòpín

xùnyóuláichéngnǎiqīngguīměijiězhùliángrén

shānzhōngbànzhānyíngshènángcéngguòzhēn

dānzhàofānfēiréntànzhūsūnsòngjìnzānshēn

注释
宣谕:官方发布的命令或宣告。
嫔:古代宫廷中的妃嫔。
乃父:她的父亲。
清规:严格的道德规范或家规。
茔舍:墓地的小屋或祠堂。
囊里:口袋里,此处指财产。
丹旐:红色的丧幡,表示死者为女性。
簪绅: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有身份的人。
翻译
一位忠诚的官员在绍兴宣谕,为了仰慕名门而成为妃嫔。
她遵循着父亲的慈爱教诲,清规戒律常常帮助她的丈夫。
在山中匆忙准备瞻仰墓地的住所,她的财物中从未有过过分的珍宝。
她的灵柩飘动,人们为之叹息,子孙和族人都穿着正式服装送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挽歌,悼念的是方琼州恭人。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方恭人的敬仰和对其家族声誉的尊重。首句“绍兴宣谕一忠臣”暗示了恭人出身显赫,可能是因为其家族在绍兴时期有重要影响力。第二句“为慕名门遂作嫔”则描绘了她为了嫁入名门而成为嫔妃的决定。

第三句“慈训由来承乃父”赞扬了恭人秉承父亲的教诲,第四句“清规每解助良人”则强调她遵循清廉家风,对丈夫的生活和品行有所助益。第五句“山中急办瞻茔舍”描述了恭人在丈夫去世后,迅速安排后事,表现出她的贤惠与果断。

最后一句“囊里曾无过□珍”暗示了恭人生活简朴,没有过多奢华之物,她的遗产或许只有朴素的品德。结尾“丹旐翻飞人叹息,诸孙祖送尽簪绅”描绘了送葬场面的庄重和人们对她的哀思,以及家族成员如众星捧月般送别的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叙述恭人的生平事迹和品德,展现了她作为一个忠诚、贤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再次韵·其四

因诗衰病顾徒然,凿井今犹未及泉。

药幻霜须端有待,囊缄玉唾愧无传。

冥心拟学无言子,授诀今犹不老仙。

探妙卫生俄两得,信知穮蓘解逢年。

(0)

再次张丞韵

龙职阴晴肯转圜,寒侵春事倍常年。

弥旬稔听盆翻雨,一室何殊瓮里天。

多病可堪严酒戒,高舂未慭枕书眠。

忘忧蠲忿疑无策,小草论功亦浪传。

(0)

次魏知元韵三首·其二

魏郎日共无喧酒,旧学新诗得细论。

可见高情重离别,又同一舸宿烟村。

(0)

次赵帅韵三首·其三

诗仙催客共流霞,不待高城噪晚鸦。

好竞春光醉良夜,即今庭院已飞花。

(0)

刘有诗再次韵四首·其二

已后湖州秃鬓翁,喜君挥扫有遗风。

幻成殢雨熹晴态,尽使尘凡一洗空。

(0)

元夕遣怀二首·其二

平世计功须壮岁,异时敌己尽亨涂。

鬓须久已沾青女,穷达何劳问紫姑。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