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池篇》
《龙池篇》全文
唐 / 沈佺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

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0)
注释
龙池:象征皇家的池塘。
龙德:龙的美德,比喻帝王的德行。
天不违:顺应天意,不违背自然规律。
天汉:银河。
黄道:古人认为天上的黄道是皇帝的统治区域。
紫微:古代星官名,象征帝座或皇宫。
邸第:贵族或官员的府邸。
楼台:楼阁。
气色:气象,景象。
君王:指皇帝。
凫雁:鸭子和大雁,古代常用来象征帝王。
寰中:天下。
东归:向东流回。
翻译
龙池中的龙已经腾空飞翔,龙的美德遵循着自然法则。
池塘如同天上的银河分开,龙向着天门进入紫微星宫。
府邸和楼阁充满生气,君王的象征如凫雁般光彩照人。
为了告知天下所有的江河,来到这里就不要再向东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高远志向。从“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可以看出,诗人借助龙的形象来表达自己追求卓越、不甘平庸的心态。龙在这里代表着力量、勇气和吉祥,它已经冲破束缚,飞向高空,寓意着诗人的才华得到了上天的认可与赏识。

“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龙跃腾之壮观,它不仅冲破了地面上的限制,还直达云霄,进入了神话中的紫微星。这里的“天汉”指的是银河,“黄道”则是古人对太阳运行轨迹的称呼。这两句诗强化了龙跃腾飞的壮丽场景,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精神境界已经达到了与宇宙同构的高度。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这两句则转向宫廷建筑和帝王仪仗的描写,通过对楼台气派和皇家仪队的形容,传递出一种庄严、华丽的氛围。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物质文明成就的赞美,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权力中心的向往与敬畏。

最后,“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则表达了一种深远的使命感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要将这份精神财富传递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坚定了不再返回平庸生活的决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文化符号,展现了一种追求卓越、崇尚权力与美好事物的精神面貌。它既是对个人抱负的一种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认同与颂扬。

作者介绍
沈佺期

沈佺期
朝代:唐   字:云卿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生辰:约656 — 约715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
猜你喜欢

晴·其二

旃室拈题忆保阳,兴飞白战韵铿锵。

试看毕献山灵技,莫怨新添旅客凉。

入画无舟休访戴,烹茶有婢底惭羊。

千林日上开生面,白玉屏蒸紫翠光。

(0)

塞雨刚逢止顿时,毡庐点滴入清思。

暗迷远峤鹿呼侣,斜掠平林鹊选枝。

无尽寒光偏对户,几多凉意忽侵帷。

迢遥南望关心处,恰值秋深种麦期。

(0)

塞雨因成旃室閒,岂惟容膝亦怡颜。

面山临水如往者,落叶秋风复此间。

愁入旧怀遮莫遣,诗成结习未全删。

谁云艮止真能止,试看云中幻黛鬟。

(0)

碧云寺·其二

松间路转山亭古,岭外窗临绣壤丰。

游目骋怀差可慰,黄云将次熟西风。

(0)

季夏视朝

诘旦奎中夜易阑,罘罳曙色上金銮。

宫悬乐应林钟律,拜舞班齐九品官。

何必舍人称绝倡,所希多士副其难。

漫言例事鸿胪掌,拱手垂衣敢自安。

(0)

溪亭对雨·其三

爽气逼溪亭,澄观合杳冥。

瀑泉浑助壮,荷芰似添馨。

坐可消尘壒,谁能拟色形。

须臾云脚敛,净展远山青。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