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抗尘外,林杪着三间。
绿绕村边树,青浮海上山。
目穷天变化,心静地宽闲。
鸥鸟知人乐,忘机亦往还。
高怀抗尘外,林杪着三间。
绿绕村边树,青浮海上山。
目穷天变化,心静地宽闲。
鸥鸟知人乐,忘机亦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高远的视野,观察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之美。首句“高怀抗尘外”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精神境界,他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自由与高洁。接着,“林杪着三间”,描绘了一座小亭坐落在高高的树林之顶,隐秘而幽静,仿佛是世外桃源。
“绿绕村边树,青浮海上山”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村庄的绿树环绕与海上的青山浮动相映成趣,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壮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目穷天变化,心静地宽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幻,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宽广。这里的“天变化”既指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性,而“心静地宽闲”则是诗人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了超越物质世界束缚的精神境界。
最后,“鸥鸟知人乐,忘机亦往还”以鸥鸟的形象,象征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鸥鸟的“忘机”更是寓意着诗人超脱了世俗的机巧与算计,达到了一种纯粹、自然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两仪未肇判,此理已具存。
动静机一施,阴阳自此分。
两仪有定位,阴阳互为根。
二者既交错,五行斯絪缊。
理气妙合凝,至灵斯在人。
三才从此备,中处乾与坤。
水未得所归,襄陵势逆奔。
奠居本无所,民咨何日伸。
昔我夏后氏,代天心独勤。
四海既为壑,平土皆吾民。
六府与三事,九功俱叙陈。
仰惟参赞功,万世人所尊。
封山作州镇,会稽属南巡。
后此数千载,祀事旧益新。
比来得瞻仰,遂兹秉彝真。
欲勤希圣功,当寻入圣门。
人心与道心,全具于吾身。
大哉精一传,无问思弥敦。
执中此其道,致用敷人文。
绍迹俟来哲,此道毋昏昏。
《会稽拜禹庙》【明·胡居仁】两仪未肇判,此理已具存。动静机一施,阴阳自此分。两仪有定位,阴阳互为根。二者既交错,五行斯絪缊。理气妙合凝,至灵斯在人。三才从此备,中处乾与坤。水未得所归,襄陵势逆奔。奠居本无所,民咨何日伸。昔我夏后氏,代天心独勤。四海既为壑,平土皆吾民。六府与三事,九功俱叙陈。仰惟参赞功,万世人所尊。封山作州镇,会稽属南巡。后此数千载,祀事旧益新。比来得瞻仰,遂兹秉彝真。欲勤希圣功,当寻入圣门。人心与道心,全具于吾身。大哉精一传,无问思弥敦。执中此其道,致用敷人文。绍迹俟来哲,此道毋昏昏。
https://shici.929r.com/shici/VQUVZAC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