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程副使挽诗》
《程副使挽诗》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帝里风烟几度逢,此行复与仙郎同。

倾城冠盖通家后,故国江山对酒中。

老忆旧游经画省,闲寻芳草到禅宫。

亦知今日游魂处,多在清淮白露东。

(0)
鉴赏

这首挽诗《程副使挽诗》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追思。

首联“帝里风烟几度逢,此行复与仙郎同。”开篇即以“帝里”点明地点,暗示逝者曾是朝廷重臣,与“仙郎”并行,既表达了对逝者身份的尊崇,也暗含了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

颔联“倾城冠盖通家后,故国江山对酒中。”进一步描述了逝者生前的显赫地位和生活场景,倾城之景与冠盖相随,通家之谊深厚,故国江山与美酒相伴,生动展现了其生活的繁华与高雅。

颈联“老忆旧游经画省,闲寻芳草到禅宫。”转入对逝者生前回忆的描写,通过“老忆”二字,流露出对逝者年华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经画省”、“到禅宫”则分别描绘了其政务繁忙与心灵归宿的场景,体现了其人生的丰富与深度。

尾联“亦知今日游魂处,多在清淮白露东。”以“游魂”寓指逝者,表达了对逝者最终归宿的想象与期待,清淮白露东的景象既宁静又略带凄凉,蕴含着对逝者离去的哀伤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情感与归宿的细腻描绘,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死亡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佳作。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0)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0)

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谿盘中峰,上有莲花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0)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
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
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
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
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
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
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
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
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

(0)

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

春与人相乖,柳青头转白。
生平未得意,览镜私自惜。
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
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
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
却为文章累,幸有开济策。
何负当途人,无心矜窘厄。
回瞻后来者,皆欲肆轥轹。
起草思南宫,寄言忆西掖。
时危任舒卷,身退知损益。
穷巷草转深,闲门日将夕。
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昨者初识君,相看俱是客。
声华同道术,世业通往昔。
早须归天阶,不得安孔席。
吾先税归鞅,旧国如咫尺。

(0)

春遇南使,贻赵知音

端居春心醉,襟背思树萱。
美人在南州,为尔歌北门。
北风吹烟物,戴胜鸣中园。
枯杨长新条,芳草滋旧根。
网丝结宝琴,尘埃被空樽。
适遇江海信,聊与南客论。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