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旗飐军军吏集,赤日射甲甲流汁。
将军纛载胭脂马,此马遇胡惯先入。
马刍军糗高于山,千乘万乘居庸关。
三军久饱思一战,万弩先射奚契丹。
自奚内附比臣仆,缯裹酋头篽束足。
犬羊饱饫思噬人,反甘蒙古作心腹。
吁嗟天厌蒙古奚,自投軿釜同沸糜。
蒙古实愚鬼,奚今配行尸。华容公来尔得知?
公手可天雨,公心妙神施。
战者自战炊者炊,偃月势变更鱼丽。
云梯作之巧于倕,有穴可扫庭可犁。
吁嗟蒙古奚,诸戎戒前痴,公归行勒平胡碑。
大旗飐军军吏集,赤日射甲甲流汁。
将军纛载胭脂马,此马遇胡惯先入。
马刍军糗高于山,千乘万乘居庸关。
三军久饱思一战,万弩先射奚契丹。
自奚内附比臣仆,缯裹酋头篽束足。
犬羊饱饫思噬人,反甘蒙古作心腹。
吁嗟天厌蒙古奚,自投軿釜同沸糜。
蒙古实愚鬼,奚今配行尸。华容公来尔得知?
公手可天雨,公心妙神施。
战者自战炊者炊,偃月势变更鱼丽。
云梯作之巧于倕,有穴可扫庭可犁。
吁嗟蒙古奚,诸戎戒前痴,公归行勒平胡碑。
这首明代罗玘的《送刘侍郎往边》描绘了一幅壮烈的边塞出征图景。首句“大旗飐军军吏集”,展现了军队集结的威严场面,旗帜飘扬,官吏整齐。接着,“赤日射甲甲流汁”形象地刻画了夏日阳光下士兵们装备的炽热,仿佛连金属甲胄都在融化。
“将军纛载胭脂马,此马遇胡惯先入”两句,通过描绘将军骑着胭脂色骏马,表现出将领的勇猛和马匹的忠诚。接下来的诗句“马刍军糗高于山”,强调了军需充足,显示出军队的规模和准备充分。
“千乘万乘居庸关,三军久饱思一战”表达了大军驻扎在险要关隘,士气高昂,渴望一展身手。最后一段则预示了战争的必然性,奚族内部矛盾暴露,蒙古势力崛起,而刘侍郎此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诗人运用比喻和象征,如“自奚内附比臣仆”、“犬羊饱饫思噬人”等,揭示了民族关系的复杂与微妙。最后以“华容公来尔得知?”的历史典故,寄寓对刘侍郎智勇双全的期待,并以“公归行勒平胡碑”结尾,预祝他凯旋立功。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激昂,既展示了边塞风光,又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行旅虑久霖,跋涉沾涂泥。
南亩种麦人,方望秋雨滋。
自我始于役,二旬已有奇。
未遭滂沱苦,率遇晴霁宜。
岂不利辎重,中心有所思。
思彼陇亩间,来牟正其时。
亢旸土脉乾,耰锄将安施。
忽览封章奏,膏泽自天垂。
四郊一犁雨,雨公还及私。
良农既不误,塞路仍如兹。
雨旸各适可,孰非大造贻。
悬悬差已慰,芃芃犹可期。
回銮历绿畴,应有喜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