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迢遥唤岂应,宓妃罗袜晕层层。
自甘淡泊强无侣,勉著铅华弱不胜。
瑶沼静含风佩响,玉匙香沁露盘承。
名心化处留真相,不独龙标一片冰。
隔浦迢遥唤岂应,宓妃罗袜晕层层。
自甘淡泊强无侣,勉著铅华弱不胜。
瑶沼静含风佩响,玉匙香沁露盘承。
名心化处留真相,不独龙标一片冰。
这首诗描绘了白莲的高洁与淡泊之美。首句“隔浦迢遥唤岂应”,以遥远的呼唤喻指白莲虽远在彼岸,却依然保持着清雅脱俗的姿态,仿佛在回应着世间对纯净之美的呼唤。接下来,“宓妃罗袜晕层层”运用典故,将白莲比作传说中的洛神宓妃,她的罗袜在水中轻轻摇曳,层层叠叠,既展现了白莲的轻盈与柔美,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自甘淡泊强无侣,勉著铅华弱不胜”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白莲的孤高与独立。它甘于淡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勉强装扮,也显得无力支撑,更显出其内心的纯净与坚强。这种形象,不仅体现了白莲本身的特质,也暗含了诗人对于高洁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瑶沼静含风佩响,玉匙香沁露盘承”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莲生长环境的静谧与美好。瑶沼(清澈的池塘)中,微风吹过,白莲的风铃般的响声回荡,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玉匙(形容白莲的花蕊)散发的香气,渗透到露盘之中,更增添了这份宁静与芬芳。这些细节描绘,不仅美化了白莲的形象,也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最后,“名心化处留真相,不独龙标一片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白莲精神的深刻感悟。白莲以其独特的品质,超越了名利之心的束缚,留下了真实的自我。这里不仅赞美了白莲的纯洁与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希望如白莲一般,即便身处尘世,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如同一片冰清玉洁的龙标(古代地名,此处借指白莲)。整首诗通过对白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格美的深刻思考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