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
《题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全文
元 / 沈良   形式: 古风

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

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寺。

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

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

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

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

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

想见晚来晴,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特相戏。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山寺孤寂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生活的百态。

首句“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开篇即以浓墨重彩勾勒出乌云密布、山峦隐没的景象,紧接着“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两句,通过海潮般的雷鸣和草木倒伏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风雨突至的震撼场面。这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寺”两句,笔锋一转,描绘了风雨中旷野的空旷与山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僧人的坚定与超脱。接着,“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两句,通过僧人的衣着与急促的敲门声,进一步渲染了风雨中的紧迫感。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至“担物终不弃”几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风雨中的普通百姓,通过他们的匆忙与坚持,展现了人间的温情与坚韧。特别是“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一句,巧妙地对比了陆路与水路的不同境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智慧的洞察。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描绘了溪流在风雨中的湍急与危险,而“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则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力量时应有所准备,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表明了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而“想见晚来晴,云净山横翠”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始信霎时间,真宰特相戏”则以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自然界瞬息万变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戏谑态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沈良
朝代:元   籍贯:云间

良号华溪,云间人。
猜你喜欢

退宫妓

神仙风格本难俦,曾从前皇翠辇游。

红踯躅繁金殿暖,碧芙蓉笑水宫秋。

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香消画烛幽。

一旦色衰归故里,月明犹梦按梁州。

(0)

怀远人

远道在天际,客行如浮云。

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

秋至汉水高,南音何时闻?

瑶草难远寄,西风气氤氲。

常恐山岳游,不反鸾凤群。

无厌坐迟人,风雨惊斯文。

(0)

五杂组

五杂组,刺绣窠。往复还,织锦梭。不得已,戍交河。

(0)

祭方丘乐章.舒和

玉币牲牷分荐享,羽旄干戚遰成容。

一德惟宁两仪泰,三材保合四时邕。

(0)

东山月下怀友人

东山多乔木,月午始苍苍。

虽殊碧海状,爱此青苔光。

高下灭华烛,参差启洞房。

佳人梦馀思,宝瑟愁应商。

皎洁殊未已,沈吟限一方。

宦情哂鸡口,世路倦羊肠。

彼美金石分,眷言兰桂芳。

清晖讵同夕,耿耿但相望。

(0)

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