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足与之翼,去齿存其角。
乾坤负冥顽,造化乃忖度。
恃此以为勇,能无遭束缚?
冲冠与裂眦,未信尽堪托。
毋为万物先,内省有先觉。
两足与之翼,去齿存其角。
乾坤负冥顽,造化乃忖度。
恃此以为勇,能无遭束缚?
冲冠与裂眦,未信尽堪托。
毋为万物先,内省有先觉。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的《自警二首(其二)》。诗中以奇特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一种对自由和智慧的追求。"两足与之翼"象征着人虽有双足行走,但渴望拥有翅膀般的超越,"去齿存其角"则暗示舍弃世俗的束缚,保留内心的锐利。诗人认为,尽管人们有时凭借勇气行事,但如果过于依赖这种力量,难免会被现实所限,"能无遭束缚"表达了对此的忧虑。
"冲冠与裂眦"描绘了强烈的愤怒或激动,但诗人并不完全信任这种情绪的力量,认为它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未信尽堪托"表达了对单纯依靠激情的质疑。最后,诗人告诫自己不要总是走在众人之前,而应"毋为万物先,内省有先觉",强调内在的洞察力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张昱对于人性、自由和智慧的独特见解。
雨过山居竹色新,荜门松户面嶙峋。
锦囊缃帙联佳客,玉节青骢忆远人。
蓟北乌啼官舍晚,江南莺啭故园春。
萧条万里俱华发,月落西窗入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