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碧玉千峰·其四》
《碧玉千峰·其四》全文
宋 / 方来   形式: 古风

武夷溯伊洛,源自无极翁。

譬彼漳江流,洋洋沧海通。

东莱得家传,南轩从五峰。

勿疑辙迹殊,三贤归趣同。

(0)
注释
武夷:武夷山。
溯:追溯。
伊洛:古代的伊水和洛水。
无极翁:指代道家的无极概念,象征着源头或创世者。
漳江:古代中国福建省的一条河流。
洋洋:形容水流广阔。
沧海:大海。
东莱:古代地名,这里指道教世家。
南轩:古代学者的别称,可能指某位南方学者。
五峰:可能指的是道教名山,如五岳之一的衡山。
辙迹:道路或路径。
殊:不同。
三贤:指三位有道德学问的贤者。
归趣:追求的目标或志向。
翻译
武夷山源头追溯到伊洛流域,源自那无极之翁。
就像漳江水滔滔不绝,最终汇入浩渺的大海。
东莱传承了家族的道统,南轩则追随五座山峰的指引。
不必怀疑他们的路径不同,三位贤者追求的都是相同的境界。
鉴赏

此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深远的文化韵味。开篇“武夷溯伊洛,源自无极翁”两句,从地理位置上勾勒出武夷山的宏伟与古老,其水系源远流长,与“无极翁”相联系,或许指的是某位得道高僧。接下来的“譬彼漳江流,洋洋沧海通”则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溪流汇聚成河,再奔涌入广阔的大海,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美。

“东莱得家传,南轩从五峰”两句,或许是在说诗人在东莱(今山东省地)有所承继的家学,又或是指某种精神文化的传承。而“南轩”则可能是指武夷山中的一处著名景点,从那里的五峰得到了灵感或启示。

最后,“勿疑辙迹殊,三贤归趣同”则是在表达尽管各自的道路(辙迹)不同,但最终追求的理想与兴趣是一致的。这可能是诗人对某种精神追求或者文化理念的一种肯定。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深厚文化根基和高尚精神理念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方来
朝代:宋

宋温州永嘉人,字齐英。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先后从叶适、黄干学。历左司谏,累擢兵部侍郎。知漳州,在龙江书院侧建道源堂祀朱熹。后奉祠归里。
猜你喜欢

点绛唇.春草。忆仙品

翠倚疏帘,昨宵梦冷池塘雨。天涯离绪。

岁岁和春住。又是年时,烟锁垂杨渡。斜阳暮。

片帆何处。绿遍归来路。

(0)

梦江南

闲阶悄,更转漏声阑。

瑞脑香销金鸭冷,阑干倚遍静无言。同倚玉阑干。

(0)

临江仙·其四纨扇秋怀

长信空中秋草,履綦旧梦初成。当时辞辇动声名。

君恩常似水,眉黛怯逢春。

别院笙歌按彻,夜凉银汉空横。西风箧笥不胜情。

团圞金殿月,迢递玉阶明。

(0)

卜算子.画菊

松下短篱边,开谢都无主。

画出凌霜一点心,不怕风和雨。

著意染生绡,秋影深深处。

试问罗含宅里花,还似当年否。

(0)

如梦令.画竹

石罅新篁半吐。帘底绿云微度。

昨夜小窗纱,添得嫩凉如许。听取。听取。

可似潇湘夜雨。

(0)

踏莎行.季萍妹归桐川后,别已五年,今秋始得聚首,甫及两月又将遄返,作此送之

看瘦黄花,吟凋红叶。雁行联序深秋节。

未能谈尽五年心,无端又作销魂别。

越水苍茫,吴山青叠。相思两地情难遏。

扁舟今夜泊江干,一声渔笛和愁咽。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