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夜怨》
《寒夜怨》全文
南北朝 / 陶弘景   形式: 古风

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

空山霜满高烟平。铅华沉照帐孤明。寒月微。

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情人不胜怨。思来谁能忍。

(0)
鉴赏

这首《寒夜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通过夜云、夜鸿、霜满空山、寒月、寒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哀愁的氛围。

首先,“夜云生”与“夜鸿惊”两句,以动态的云和惊飞的鸿雁,暗示夜晚的不平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孤独与不安。接着,“凄切嘹唳伤夜情”一句,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的伤感与哀愁,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凉情绪的夜晚。

“空山霜满高烟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寒冷的画面,霜覆盖在空旷的山间,高高的烟雾在寒冷中逐渐消散,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寞的氛围。接下来,“铅华沉照帐孤明”一句,通过“铅华”(铅粉,这里象征着夜晚的暗淡)与“帐孤明”(孤零零的灯火),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在夜晚中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寒月微。寒风紧。愁心绝。愁泪尽。”四句,以寒月、寒风作为背景,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极度悲伤与绝望。寒月的微弱光芒,寒风的凛冽紧逼,都成为了主人公愁绪无法排遣的象征。愁心已绝,愁泪已尽,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深深眷恋与无法承受的痛苦。

整体而言,《寒夜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冷夜晚中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法言说的痛苦,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陶弘景

陶弘景
朝代:南北朝   字:通明   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   籍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生辰:公元456—536年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猜你喜欢

罗浮杂咏四首·其二单道开石室

衣褐南来客,罗浮路不迷。

初行秦甸外,肯止邺城西。

餐石何须煮,编茅尚可栖。

千秋蝉蜕地,谢豹为谁啼。

(0)

水帘房

珠箔不可卷,石房云出门。

岩霏侵几席,寒瀑湿兰荪。

触户时逢鹿,窥书或有猿。

眷言绝尘鞅,聊以涤烦諠。

(0)

凤凰台

昔日凤凰下,今留台上名。

千秋不复见,一望石头城。

翠竹几回首,白云空复情。

箫声何处听,彷佛似秦京。

(0)

赠林泸江案兄还南

并辔殷勤廿六年,白莲池上景依然。

送君别去东南路,老翮相看万里天。

(0)

爱莲亭

春荷夏见花,实成敛青盖。

剥尽还藕根,生生本常在。

(0)

赠吴七坡

蜗角功名信渺冥,直于心窍识虚灵。

八年石洞专磨杵,三月春风几坐庭。

水到通渠常泼泼,时来群物总青青。

不须更着安排力,拨去云霾见日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