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葑门水亭观荷四章·其三》
《葑门水亭观荷四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一镜晴漪漾软罗,倾脂莫问旧时河。

横桥断处沽帘出,画阁明边鬓影多。

可惜鸳鸯无次第,尽渠杨柳自婆娑。

罗裳窣窣谁家子,置簟蘋阴枕绿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荷塘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亭、晴漪、软罗、脂膏、横桥、画阁、鸳鸯、杨柳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首句“一镜晴漪漾软罗”,以“一镜”比喻晴天下的水面,如镜般清澈平滑,波纹轻漾,仿佛覆盖了一层柔软的罗纱,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与柔和。接下来,“倾脂莫问旧时河”,通过“脂”字,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光泽和质感,暗示了夏日阳光下水面的油亮,同时也暗含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横桥断处沽帘出,画阁明边鬓影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荷塘四周的景致。横桥断处,帘幕轻轻垂下,仿佛是隔绝尘世的屏障;画阁明亮的边缘,映照着众多女子的鬓发,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们在荷塘边的活动,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可惜鸳鸯无次第,尽渠杨柳自婆娑”两句,诗人借鸳鸯与杨柳,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鸳鸯虽无序,但它们自在地游弋,杨柳随风婆娑起舞,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罗裳窣窣谁家子,置簟蘋阴枕绿哦”两句,将视线转向了荷塘中的女子。她们身着轻罗衣裳,窸窣作响,似乎在享受着夏日的清凉,或是在蘋阴下枕卧,吟唱着诗句,展现出一种闲适与雅致的生活情调。

整首诗通过对荷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与赞美。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对酒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0)

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馀香。

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觞。

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0)

西江月·其一题可卿影像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

把著花枝不应。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

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0)

喜雨

一旱经春夏已半,好雨通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

力耕仅足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0)

次韵刘景文西湖席上

二老长身屹两峰,常撞大吕应黄钟。

将辞邺下刘公干,却见云间陆士龙。

白发怜君略相似,青山许我定相从。

我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

(0)

次韵答子由

平生弱羽寄冲风,此去归飞识所从。

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山僧有味宁知子,泷吏无言只笑侬。

尚有读书清净业,未容春睡敌千钟。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