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晴漪漾软罗,倾脂莫问旧时河。
横桥断处沽帘出,画阁明边鬓影多。
可惜鸳鸯无次第,尽渠杨柳自婆娑。
罗裳窣窣谁家子,置簟蘋阴枕绿哦。
一镜晴漪漾软罗,倾脂莫问旧时河。
横桥断处沽帘出,画阁明边鬓影多。
可惜鸳鸯无次第,尽渠杨柳自婆娑。
罗裳窣窣谁家子,置簟蘋阴枕绿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荷塘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水亭、晴漪、软罗、脂膏、横桥、画阁、鸳鸯、杨柳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首句“一镜晴漪漾软罗”,以“一镜”比喻晴天下的水面,如镜般清澈平滑,波纹轻漾,仿佛覆盖了一层柔软的罗纱,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与柔和。接下来,“倾脂莫问旧时河”,通过“脂”字,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光泽和质感,暗示了夏日阳光下水面的油亮,同时也暗含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横桥断处沽帘出,画阁明边鬓影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荷塘四周的景致。横桥断处,帘幕轻轻垂下,仿佛是隔绝尘世的屏障;画阁明亮的边缘,映照着众多女子的鬓发,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们在荷塘边的活动,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可惜鸳鸯无次第,尽渠杨柳自婆娑”两句,诗人借鸳鸯与杨柳,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鸳鸯虽无序,但它们自在地游弋,杨柳随风婆娑起舞,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最后,“罗裳窣窣谁家子,置簟蘋阴枕绿哦”两句,将视线转向了荷塘中的女子。她们身着轻罗衣裳,窸窣作响,似乎在享受着夏日的清凉,或是在蘋阴下枕卧,吟唱着诗句,展现出一种闲适与雅致的生活情调。
整首诗通过对荷塘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与赞美。
二老长身屹两峰,常撞大吕应黄钟。
将辞邺下刘公干,却见云间陆士龙。
白发怜君略相似,青山许我定相从。
我今官已六百石,惭愧当年邴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