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为学学为人,要学为人莫远人。
耳目聪明今现在,言谈抵对更何真。
此时岂属修为力,当处无劳说梦频。
识得便从如此去,康衢击壤做尧民。
吾人为学学为人,要学为人莫远人。
耳目聪明今现在,言谈抵对更何真。
此时岂属修为力,当处无劳说梦频。
识得便从如此去,康衢击壤做尧民。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杨起元所作的《论学四首》之一,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学问与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诗中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成为有德行的人,并且教导他人,而非孤立于社会之外。诗人指出,拥有敏锐的听觉和视觉,以及流畅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他进一步阐述,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并非单纯依靠努力所能达到,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最后,诗人以“康衢击壤做尧民”作为结语,形象地描绘出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能够像古代圣王时代那样,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的美好景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富含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我时已巴歈,曲短不成弄。
君诗如郢人,白云渺云梦。
天公震而矜,大地作一供。
封姨不自惜,纷纷管迎送。
须臾万象减,此世无与共。
惟馀沧江水,不止亦不动。
聋渠缟带绔,等用麻衣讽。
寒梅自生香,古井亦受冻。
松髯老不脱,岁晚见梁陈。
此事且勿言,惟知饮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