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一步艰,就下片时易。
过岭未逾刻,山斋业已至。
搆筑弗择向,随宜为点缀。
不入水衡度,乃具岩居致。
阶前有古松,盘盘嘉荫邃。
小坐屏诸营,以观万物备。
登高一步艰,就下片时易。
过岭未逾刻,山斋业已至。
搆筑弗择向,随宜为点缀。
不入水衡度,乃具岩居致。
阶前有古松,盘盘嘉荫邃。
小坐屏诸营,以观万物备。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攀登西岭的过程以及到达“创得斋”后的所见所感。开篇“登高一步艰,就下片时易”,对比了上山与下山的不同体验,体现了登山的不易与下山的轻松。接着“过岭未逾刻,山斋业已至”,描述了迅速越过山岭,抵达目的地的情景。
“搆筑弗择向,随宜为点缀”,表达了建造者在选址和装饰上的随意与自然,不拘一格。而“不入水衡度,乃具岩居致”,则强调了此处环境的独特性,不同于一般的水边居所,而是具有岩石间特有的风味。
“阶前有古松,盘盘嘉荫邃”,描绘了门前古松的景象,其枝叶繁茂,遮蔽着深邃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小坐屏诸营,以观万物备”,则是作者在松下稍作休息,观察四周,发现万物齐备,展现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别来几度秋风,数千里外还重遇。
虚斋画掩,厌厌多病,赖君看护。
鹅鸭比邻,鱼虾市井,拟留余住。
被催人天上,除书一纸,又催过、江南去。
一夜扁舟风雨。
问谁知、此时情绪。
明朝回首,荒城古塔,离亭高树。
点检囊中,锦*半是,秋岩佳句。
待从今,且把新词阁起,共何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