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来丈室问师禅,师解临机示意筌。
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
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
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
或来丈室问师禅,师解临机示意筌。
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
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
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赠给宝应禅老溢公的作品,表达了对禅师智慧与修行的敬仰。首句“或来丈室问师禅”描绘了有人前来禅室向禅师请教佛法的情景,显示出禅师的德高望重。第二句“师解临机示意筌”则赞美禅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传达佛法要义,如同捕鱼的筌(捕鱼工具)引导人们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运用自然景象比喻禅理,暗示佛法如云般自在无碍,即使在阴暗时刻也能保持其圆满不变,体现了禅宗的空灵和恒常观。
“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进一步赞扬禅师的修为,他能帮助人们摆脱世俗烦恼,解决世间纷扰,具有疗愈人心的力量。
最后两句“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描绘出禅者们持锡杖游学于各地,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归宿,但能像溢公禅师那样直至老去仍坚守林泉修道的人并不多见,流露出对禅师成就的钦佩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禅为线索,通过赞美禅师的智慧和修行,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