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东风吹断梦,卷帘人探春还。
一枝疏影动檐间。鸳鸯□瓦冷,霜月堕栏干。
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
可怜玉骨瘦孱孱。谁家长笛□,吹彻玉楼寒。
帘外东风吹断梦,卷帘人探春还。
一枝疏影动檐间。鸳鸯□瓦冷,霜月堕栏干。
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
可怜玉骨瘦孱孱。谁家长笛□,吹彻玉楼寒。
这首诗是王庭圭的《临江仙(其四)》,创作于宋代。这是一首描写春日闲情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之作。诗人通过帘外东风、卷帘探春等意象,展现了一个悠闲自得的春日场景。
"帘外东风吹断梦,卷帘人探春还。"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轻柔的春日图画,东风轻拂,似乎吹散了夜晚的缤纷梦境,而有人则在这和煦的气息中推开窗帘,探寻春天的消息。
"一枝疏影动檐间。" 这句诗细腻地描绘了一支花的投影,在屋檐上轻轻摇曳,传达出一种闲适与静谧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 "鸳鸯□瓦冷,霜月堕栏干。" 描述了一个清冷的夜晚场景,鸳鸯(一类水鸟)在冷清的屋瓦间叫唤,而霜月则是指寒冷的月光,如同冰霜一般,映照在栏杆上,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寂寥的氛围。
"闻道寿阳如许好,晨妆洗尽微殷。"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远方美丽风光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听说某地(寿阳)非常美好,而自己则是在清晨洗去昨夜的浓妆,只留下一丝淡淡的香气。
"可怜玉骨瘦孱孱。" 这句中“玉骨”是形容女子肌肤之白,瘦孱孱则形容其瘦弱,这里表达了对美好而又脆弱事物的同情和赞叹。
最后两句 "谁家长笛□,吹彻玉楼寒。" 描述了一种幽静的夜晚,某人在深夜中吹奏着悠长的笛子声,穿透了那座玉制的冷清楼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宛如仙境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闲情和美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远方风光的向往和对脆弱之美的赞叹,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斜云碧院冷明蟾,绿萼寒香暗隔帘。
霞散绮橑霜映镜,月侵芳树粉开奁。
纱红霁景烘冰砚,笛紫流尘绕玳檐。
誇胜綵笺春贴旧,花簪试冻玉豪纤。
䱐溪浮水清且涟,䱐溪水与吴淞连。
吴淞片帆挂云树,直到䱐溪屋边住。
君家在溪侧,我家在江边。
溪光江色两潇洒,往往相思乘钓船。
自从我卜城东宅,送君翻作朱方客。
君去几开溪畔花,君归还卧溪边石。
我来访君溪上行,溪水迎人如有情。
门前问字多俊英,堂上论文皆老成。
高斋学士定谁属,被褐先生方自名。
只今五十斗未白,闭户著书声籍籍。
生徒自重沈云祯,时俗那知王彦伯。
愧我与子称莫逆,濩落相看感今昔。
空怜早岁误儒冠,徒尔穷年抱遗册。
君不见鱄䱐门外水绕村,田居蚕室好称尊。
与君一咏《沧浪曲》,世事悠悠何足论!
《䱐溪吟赠归愚子》【清·周永铨】䱐溪浮水清且涟,䱐溪水与吴淞连。吴淞片帆挂云树,直到䱐溪屋边住。君家在溪侧,我家在江边。溪光江色两潇洒,往往相思乘钓船。自从我卜城东宅,送君翻作朱方客。君去几开溪畔花,君归还卧溪边石。我来访君溪上行,溪水迎人如有情。门前问字多俊英,堂上论文皆老成。高斋学士定谁属,被褐先生方自名。只今五十斗未白,闭户著书声籍籍。生徒自重沈云祯,时俗那知王彦伯。愧我与子称莫逆,濩落相看感今昔。空怜早岁误儒冠,徒尔穷年抱遗册。君不见鱄䱐门外水绕村,田居蚕室好称尊。与君一咏《沧浪曲》,世事悠悠何足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T4Jbtv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