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木蝉初噪,淡烟梅半黄。
睡起傍檐隙,墙梢挂斜阳。
鱼跃浮萍破处,碎影颠倒垂杨。晚庭谁与追凉。
清风散荷香。望极霞散绮,坐待月侵廊。
调冰荐饮,全胜河朔飞觞。
渐参横斗转,怀人未寝,别来偏觉今夜长。
森木蝉初噪,淡烟梅半黄。
睡起傍檐隙,墙梢挂斜阳。
鱼跃浮萍破处,碎影颠倒垂杨。晚庭谁与追凉。
清风散荷香。望极霞散绮,坐待月侵廊。
调冰荐饮,全胜河朔飞觞。
渐参横斗转,怀人未寝,别来偏觉今夜长。
这首宋词《红林檎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开篇“森木蝉初噪,淡烟梅半黄”,通过“森木”和“蝉噪”展现了夏日的生机,而“淡烟”和“梅黄”则透露出淡淡的秋意。接着,“睡起傍檐隙,墙梢挂斜阳”,诗人以悠闲的笔触描述了午后小憩后的景象,夕阳映照在墙上,时光静好。
“鱼跃浮萍破处,碎影颠倒垂杨”进一步细腻地描绘了水面动态,鱼儿跃起,打破浮萍的平静,倒映在垂杨上的光影斑驳,富有诗意。接下来,“晚庭谁与追凉。清风散荷香”,晚风吹过,带来荷花的清香,诗人独自享受这份清凉,流露出孤独又惬意的情绪。
“望极霞散绮,坐待月侵廊”,诗人抬头远望,天边晚霞消散,月光洒满庭院,等待夜晚的降临。最后,“调冰荐饮,全胜河朔飞觞”,诗人品茗自娱,觉得这比河朔的宴饮更为清雅。结尾“渐参横斗转,怀人未寝,别来偏觉今夜长”,表达了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以及因离别而感到的夜晚格外漫长的感受。
整体来看,袁去华的这首《红林檎近》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至夜晚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细腻。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