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东湖谒契如和尚·其一》
《初入东湖谒契如和尚·其一》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久向东湖十载前,遐心长寄水云边。

偶来隔竹闻清磬,为爱新凉上小船。

生计百年三事衲,名山到处一家禅。

从师乞得閒房住,愿执巾瓶侍法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探访东湖,拜访契如和尚时的心境与所见所感。首句“久向东湖十载前”,透露出诗人对东湖的深厚情感,虽已多年未至,但心中始终怀有向往之情。接着,“遐心长寄水云边”一句,以“遐心”形容诗人的心灵长久地寄托在山水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依恋。

“偶来隔竹闻清磬,为爱新凉上小船。”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偶然来访时的情景:隔着竹林,传来清脆的钟声,令人心旷神怡;于是,诗人乘着小船,享受着初秋的凉爽,进一步深化了对宁静、和谐环境的喜爱之情。

“生计百年三事衲,名山到处一家禅。”这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佛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将一生的生计比喻为“三事衲”,即僧人的衣食住,强调了佛教生活简朴的本质。同时,无论走到哪座名山大川,都希望能找到一处禅院,表达出他对佛法修行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从师乞得閒房住,愿执巾瓶侍法筵。”诗人表达了希望得到师父的许可,能在寺院中居住,亲自参与法会,以实际行动支持佛法传播的愿望。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也反映了他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净修行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五言诗·其十

暂得一代人,风光亦须觅。

金玉不成宝,肉身实可惜。

白发随年生,美貌别今夕。

贫富光常空,恣意多著吃。

活时怪不用,塞墓慎何益?

(0)

送冯南江谪戍归吴

落落南江客,萧萧事远游。

风尘莽分手,云物迥深愁。

柱砥中流急,鸡鸣山雨秋。

调高应不解,道在又何求。

贾傅还前席,莱公亦此州。

圣明元有待,珍重一时留。

(0)

玩月有所思

白颢应潜运,朱明时浸沉。

回飙释炎溽,虚堂延夕阴。

帘透云光薄,池涵苔色深。

萤火穿野蒿,床下莎鸡吟。

如何袗絺子,伫受凉气侵。

素月出东岭,飞轮迥自撍。

金波没远汉,翠霭掩修林。

茂篁无疏影,栖鸟有骇音。

泠泠鉴冰簟,悠悠涤子襟。

玩兹不成寐,兀坐思难任。

北牖湛清酤,东窗开玉琴。

不惜断琴弦,但恐伤琴心。

伤心在何处,宛在沧江浔。

劳我伐木意,丛桂祗萧森。

(0)

拟御制劝农诗

四民皆天职,嗟农独苦辛。

所以古哲王,巡省及兹辰。

箫鼓吹豳诗,训迪良谆谆。

东郊土脉动,好鸟鸣芳春。

桑间拂其羽,催耕一何频。

乘时播嘉种,原隰何畇畇。

念兹民所天,珠玉安足珍。

一日苟不作,饥寒将立臻。

勿惜沾体劳,但忧年岁屯。

沾体劳尚可,岁屯伤我民。

忆昔先皇时,端居轸郊闉。

载赓悯农咏,丕扬烈祖仁。

禁苑籍千亩,雨旸雩百神。

玉食岂不足,贵令四海均。

九重高结念,况尔谋其身。

古人有良言,岁计在于寅。

岂伊公家赋,妇子亦相亲。

春风正发育,万物皆鲜新。

勉以东作力,伫见西成禋。

(0)

拟古四首次杨志行韵·其四

明月皎夜光,出自河汉东。

众星烂以繁,牵牛正当中。

永怀乘槎人,上与河源通。

溯游往从之,杳杳将安穷。

至人淩倒影,千载幸一逢。

愿言揽其袪,一洗尘埃空。

乘风游汗漫,历历天九重。

有志未能就,忧心徒忡忡。

(0)

游龙门回投超化寺二首·其一

精蓝三日饱溪毛,俗累纷纷觉可逃。

探水寻源通月冷,披榛得路接云高。

山围故垒怀千古,河转孤岩激怒涛。

回首烟霞应笑我,人间官职倍徒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