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歌风台》
《歌风台》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銮舆翠盖始东巡,隆准依然泗上身。

父老已非丰沛旧,尘埃谁识帝王真。

八千子弟空歌楚,百二河山竟去秦。

莫道四方须猛士,商山閒杀采芝人。

(0)
鉴赏

这首诗《歌风台》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更迭、英雄末路的感慨。

首联“銮舆翠盖始东巡,隆准依然泗上身”,描绘了帝王东巡的情景,以“銮舆翠盖”象征帝王的尊贵与威严,而“隆准”则暗指帝王的相貌特征,此处巧妙地将帝王与历史上的刘邦相联系,通过“泗上身”暗示其起于微末,最终成就大业。

颔联“父老已非丰沛旧,尘埃谁识帝王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昔日的父老已非往日丰沛之地的旧人,世事沧桑,尘埃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帝王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这一联揭示了历史人物在时间长河中的模糊性,以及后人对历史人物理解的局限性。

颈联“八千子弟空歌楚,百二河山竟去秦”,借用了项羽与刘邦的历史典故,通过“八千子弟”与“百二河山”的对比,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惋惜。项羽的八千子弟英勇善战却最终失败,而刘邦虽得天下,却也未能长久保有江山。这句诗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偶然性,英雄与命运之间的纠葛。

尾联“莫道四方须猛士,商山閒杀采芝人”,以商山四皓为例,讽刺了统治者对人才的忽视。商山四皓本是隐居的高人,却因时局需要被召入朝廷,成为辅佐新帝的重要力量。此联表达了对统治者只重武力、轻视文治的批评,同时也体现了对隐逸之士的尊重与欣赏。

整体而言,《歌风台》一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权力、英雄、历史变迁以及人才利用的独到见解,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二十七

四十九年蹲坐处,无明荒草几多愁。

一朝得意春风里,活却从前死路头。

(0)

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截断难回互。

从来往返绝踪由,行人莫问老时路。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三

古佛堂前,三头六臂。祖师门下,道绝人荒。

衲僧者里,银山铁壁。慧日峰顶,春风和气。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九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截铁斩钉。

水不借路,树倒藤枯。

西天胡子没髭须,蹋杀杨歧三脚驴。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

旱地一声雷,青天撒白雨。

不是诺佛说底法,不是祖师传底心,不是衲僧参底句。

日月轮边气象高,鱼龙穴下蟠根固。

(0)

潍阳闲居二首·其一

閒居潍上爱高眠,日晏行庖未起烟。

不用吏民忧我乏,囊中犹有卖文钱。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