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将旧样说阴晴。
等閒放出中秋月,并与春灯一夜明。
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将旧样说阴晴。
等閒放出中秋月,并与春灯一夜明。
这首诗以月饼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元宵节的习俗,通过月饼的制作与赏玩,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深情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曾是金娥印得成”,运用了浪漫的神话色彩,将月饼的制作过程比作月宫中的仙女(金娥)使用印章,形象地描绘了月饼的制作工艺,同时也暗含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与向往。
次句“留将旧样说阴晴”,则进一步深化了月饼与月亮之间的联系,暗示月饼的形状和图案可以反映出天气的变化,既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理解,也寓意着月饼作为传统节日食品,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好奇与期待。
后两句“等閒放出中秋月,并与春灯一夜明”,将月饼与中秋月、春灯相提并论,强调了它们在人们心中所占的独特地位。中秋月圆之夜,月饼与灯火交相辉映,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象征着团圆与光明。这里不仅描绘了节日的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和谐、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月饼这一元素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美好愿景。
灵台净含光,虚室自生白。
缥缈沉水香,瓦篆青幂幂。
何用金狻猊,浮动罗绮席。
缁黄手秉持,儿女衣篝僻。
一从胡尘涨,岱华腥膻隔。
君臣若际会,至治发明德。
普熏遍十方,氤氲本埏埴。
何人学孔祷,鼻观久已塞。
云汉吁嗟堕杳冥,德音雷动走群灵。
天心逢契牺牲祷,田畯先闻黍稷馨。
帘卷西山增爽气,水通南涧漫平汀。
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
天公知我亦顽冥,不许山川借宠灵。
何事民谣为膏泽,只因君德荐明馨。
楩楠未厌云迷谷,鸥鹭初便水满汀。
试揽秋光澄北榭,千峰争翠岌岩亭。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
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
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
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