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助甫·其一》
《答助甫·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哭罢高天听转遥,中原极目莽萧萧。

谁怜蓟苑飞霜薄,不救秦庭赤日骄。

事去几人馀旧迹,穷来何地折吾腰。

虚劳九辨哀湘手,惨淡浮云未可招。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答助甫(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首联“哭罢高天听转遥,中原极目莽萧萧”,诗人以“哭罢”开篇,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哀悼之情。接着,“高天听转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而“中原极目莽萧萧”则描绘出一片荒凉景象,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

颔联“谁怜蓟苑飞霜薄,不救秦庭赤日骄”,通过对比蓟苑的寒冷与秦庭的炎热,隐喻了不同地域或时代间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这里“飞霜薄”与“赤日骄”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极端变化,也暗含了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

颈联“事去几人馀旧迹,穷来何地折吾腰”,诗人反思历史,感叹在时间的长河中,曾经的辉煌与人物都已逝去,留下的是空荡荡的历史遗迹。同时,面对生活的困顿,诗人自问何处能寻得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尾联“虚劳九辨哀湘手,惨淡浮云未可招”,“九辨”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形式之一,此处借指诗人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哀思,但“哀湘手”却如同“惨淡浮云”,难以触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力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次韵孙直言书怀

四十惊霜入鬓新,道光休叹守官贫。

荣涂渐快青云步,宠禄方酬白首亲。

此日文词誇世俗,异时才术济吾民。

功名立去何忧晚,要得相期到古人。

(0)

寄里中亲友

记得城南数刻欢,破欢为别泪阑干。

间关远道初随牒,寂寞长亭一据鞍。

郊外此时凉叶乱,岭头平日腊梅残。

不辞频寄南州信,草檄无功楯墨乾。

(0)

和荣諲学士按部过长濆关所寄诗

叱驭穷边垒,还辕赏驿梅。

微香心旋吐,清咏意尤瑰。

诲墨蒙兼贶,邮筒喜屡开。

锦官花更好,翘望腊前回。

(0)

浮醴亭会陈龙图

爱客筵当曲水开,肴觞交出任萦回。

歌声直向梁间住,春色偏从洞里来。

不系舟虚谁触忤,无机鸥近绝惊猜。

休论俛仰为陈迹,且学山阴祓禊杯。

(0)

昼锦堂同赏牡丹

牡丹亲植锦堂前,回首光阴二十年。

一见开颜如有旧,三来经赏岂无缘。

竞新品目应输洛,独守单平似信天。

欲寄朝云皆大笔,愿搜豪句饰妖妍。

(0)

壬子寒食会压沙寺二首·其二

一春光景速奔车,且趁良辰会压沙。

藏火未须传蜡烛,感时空自把梨花。

笙歌不作芳菲主,风雅终成冷淡家。

归路复疑霄汉上,御波舟稳衬云霞。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