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途南北几暄凉,又见旗亭柳色黄。
往事尽随春物变,离情直与暮云长。
人将黼绣轻韦布,我视江湖只庙廊。
昨夜小斋清梦里,一编还共短檠光。
客途南北几暄凉,又见旗亭柳色黄。
往事尽随春物变,离情直与暮云长。
人将黼绣轻韦布,我视江湖只庙廊。
昨夜小斋清梦里,一编还共短檠光。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癸酉正月陆时敏以诗赠行次韵》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客途南北几暄凉",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旅途中的冷暖差异。"又见旗亭柳色黄",通过旗亭柳色的变化,暗示时光流转,引发对往昔的回忆。
"往事尽随春物变",春天万物更新,旧事如春景般消逝,流露出淡淡的感伤。"离情直与暮云长",离别之情如同傍晚的云彩绵延不断,渲染出浓厚的离愁别绪。"人将黼绣轻韦布",对比他人追求华丽的生活,诗人则看淡名利,视普通生活为满足,表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我视江湖只庙廊",这里的"江湖"象征广阔的天地,"庙廊"则指朝廷或官场,诗人表达自己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非拘泥于庙堂之高。最后,"昨夜小斋清梦里,一编还共短檠光",在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研读,书香伴着微弱的灯光,展现出其宁静而专注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既有旅途的感慨,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老树十百围,赤日不满影。
庙貌画鬼神,焰闪见光景。
闾里颇惊动,豚壶日叩请。
小巫口吟呀,祝奠屡折磬。
安敢议剪伐,惟恐罹灾眚。
乌雀不敢巢,繁阴实脩整。
岂有物所凭,阴奸设机阱。
吾闻夏后氏,液金铸九鼎。
窟穴尽发露,夔羊皆远屏。
自从九鼎亡,草木亦有幸。
万乘君王曾降诏,敝裘瘦马入咸秦。
太平策略三千字,天下英豪二十人。
自合乘时攀日月,如何随众走风尘。
桐庐主簿官虽小,百里之间亦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