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梅九言》
《咏梅九言》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昨夜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

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

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柰二十四番花信催。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咏梅九言》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梅花悄然绽放的景象。"昨夜小春十月微阳回",点出时令在农历十月,夜晚微弱的阳光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形象地写出梅花在南枝上早早开放,其绿叶衬托着洁白的花朵,显得生机盎然。

诗人以陆凯和卢仝的历史典故表达对梅花的欣赏与思念之情,"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暗示自己想将梅花赠予远方的朋友,但还未及送出,梅花的香气已飘入了卢仝的窗前,传递了深深的相思。

"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通过歌声与舞蹈来赞美梅花的高洁,仿佛在月光下的水边,歌声如明珠沉落,舞姿则如山间香气四溢,玉质般清冷。"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诗人遗憾高楼上传来的笛声打扰了梅花的静谧,未能完全沉浸在梅花的世界中。

最后,"无柰二十四番花信催",诗人感叹二十四番花信(指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中的花期)催促着时光流转,梅花虽美,却也难逃凋零的命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一首·其二十一

年去年来,年来年去。虽有去来年,且无来去路。

既无来去路,实无有去来。

(0)

偈颂七十一首·其六十四

贵如圭璧,贱如泥土。镇压山川,辉腾今古。

有商量,没价数。富者得之贫,贫者得之富。

岂不见茶陵山下郁阇梨,骑驴踏断溪桥路。

(0)

鸡骨和尚赞

吃既不知数,吐亦难数渠。

非图甜得口,意在五更初。

(0)

灵照女赞·其一

无底篮儿,无柄笊篱。闲家泼具,卖与阿谁。

自对丹霞呈丑拙,至今羞涩画蛾眉。

(0)

黄梅一会

日暮下山投宿处,风前闻客诵经时。

分明此处此时节,总在目前人不知。

(0)

悼灭翁·其一

咬牙齧齿骂松源,四海五湖洪浪奔。

天目山云梁渚月,就中嘲谤不成冤。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