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九兄古梅》
《和九兄古梅》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处女何因发半华,一生蓝缕在贫家。

冷灰豆爆真奇事,枯树中间忽数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xiōngméi
sòng / jiǒng

chùyīnbànhuáshēnglánzàipínjiā

lěnghuīdòubàozhēnshìshùzhōngjiānshùhu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贫自守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开篇“处女何因发半华,一生蓝缕在贫家”两句,通过对一位少女或女子生活状况的描述,展现了她虽然出身寒微,但仍能保持着一份纯洁和独立。这里的“半华”可能指的是简单的装饰,而“蓝缕”则象征着她的清贫但不失品德。

接着,“冷灰豆爆真奇事,枯树中间忽数花”两句,则从自然景物中发现美感。在严寒的冬日,冷灰色的地面上豆子爆裂生长,这一生机勃勃的画面显得尤为珍奇。而“枯树中间忽数花”则可能是在枯枝上意外绽放的几朵小花,这些细微之美在诗人眼里成为生活中的惊喜。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小事物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以及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美感的能力。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灵岩十二景·其十二證明殿

万丈岩前作證明,十方檀信等空平。

一针一草无遗漏,百劫千生果自成。

(0)

句·其一

黄鹤仙人隔千古,太白英灵在何许。

(0)

望仙门

楼影空门里,门开望众仙。

绿鬟云漠漠,翠黛月娟娟。

烟驾知何处,星槎记昔年。

夕阳孤鸟畔,缈缈海浮天。

(0)

五云溪

万壑千岩秀气钟,鸣琴漱玉晓玲珑。

瑞云重叠中书馆,花浪腾棱相国风。

(0)

送越州佥判徐状元赴阙

彼美司刑士,言辞越幕宾。

斑衣登彩舫,罗袖拥雕轮。

重过千年会,轻捐万壑春。

拂樯风习习,汎楫水鳞鳞。

仰念当朝律,高还治古淳。

嘉猷皆建置,弊法不因循。

食饼无容画,观龙必贵真。

进贤非积累,怀宝免湮沦。

徒步升黄阁,元台出渭滨。

昔年书旧史,今日在严宸。

志士休歌凤,鸿儒罢泣麟。

不愁长待价,祇恐未能仁。

盛世当千士,明公第一人。

词场无大敌,桂苑绝前尘。

雅誉多材艺,雄居要路津。

规为真大器,荐擢易常伦。

绀发年方壮,清光日向亲。

横飞朝鼎鼐,跬步职丝纶。

学问功无愧,经纶志必伸。

善将兼海内,泽可下天民。

既得风云便,应为柱石臣。

已知材似杞,惟贵寿如椿。

猥似卑凡质,同居晏粲辰。

问年虽鲁卫,语士乃齐秦。

敢谓苗堪揠,惟知竹有筠。

毛公方喜檄,原宪不忧贫。

春至宁栽柳,秋来未忆莼。

况逢春眼见,何虑白头新。

戮力尊贤轨,虚怀慕德邻。

愿言登左右,无或弃轮囷。

(0)

暖斋诗

至足无求触处同,小斋和气日冲融。

几筵已得啸歌地,赤白何须绘画工。

况有午檐容爱日,曾无北户召寒风。

清心迥出尘埃外,讵见高堂数仞崇。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