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金陵归,感此芳岁阑。
入门见儿女,愧色盖愁颜。
从人窃馀沥,俯育良已难。
居者瓶盎空,行者衣裳单。
岂无一杯酒,持慰汝荒寒。
所知不相待,各去为苍山。
我生转无聊,终日自闭关。
门前春风来,草树向斓斑。
舟车载游冶,类聚极相欢。
而我怀所知,所得心未安。
晨兴亦扶杖,十步九思还。
言瞻山头石,安得如汝顽。
昔我金陵归,感此芳岁阑。
入门见儿女,愧色盖愁颜。
从人窃馀沥,俯育良已难。
居者瓶盎空,行者衣裳单。
岂无一杯酒,持慰汝荒寒。
所知不相待,各去为苍山。
我生转无聊,终日自闭关。
门前春风来,草树向斓斑。
舟车载游冶,类聚极相欢。
而我怀所知,所得心未安。
晨兴亦扶杖,十步九思还。
言瞻山头石,安得如汝顽。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在金陵归来,诗人被当前美好的时光所打动,但这种情感却转瞬即逝,因为他见到家中的儿女,却感到脸上愧色的掩盖了内心的忧伤。诗中“从人窃馀沥”一句,透露出诗人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感到困难和挫折。住宅空寂,生活艰辛,连一杯酒也无法带来慰藉。
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但现实是相知的人不再等待,各自前往远方。诗人的日子充满无聊,他选择独自闭门,不愿与外界交流。春风拂面,自然万物复苏,而他却无法享受这份美好,因为他的心中牵挂着那些不在身边的朋友。
最后一句“安得如汝顽”表达了诗人对山头石的羡慕,希望自己能像它们一样坚定而不变。全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渴望,以及他对于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