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春日丽,最萧瑟,夕阳中。
看一缕游丝,辞蜂避蝶,潜驻芳丛。疏慵。
未如柳絮,尽飘零、不肯怨东风。
乍可听莺院落,无聊待燕帘栊。匆匆。满地遍残红。
尚说绿章工。道百万金铃,周防护惜,贝阙珠宫。
朦胧。似晴似雨,恁时光、莫与旧年同。
欲写愁心千叠,赋才画理都穷。
谁言春日丽,最萧瑟,夕阳中。
看一缕游丝,辞蜂避蝶,潜驻芳丛。疏慵。
未如柳絮,尽飘零、不肯怨东风。
乍可听莺院落,无聊待燕帘栊。匆匆。满地遍残红。
尚说绿章工。道百万金铃,周防护惜,贝阙珠宫。
朦胧。似晴似雨,恁时光、莫与旧年同。
欲写愁心千叠,赋才画理都穷。
这首《木兰花慢》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金兆蕃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黄昏的凄美景象。
开篇“谁言春日丽,最萧瑟,夕阳中。”以反问句式,点出春日虽美,但此时却显得格外寂寥,夕阳的余晖更添了几分萧瑟之感。接着,“看一缕游丝,辞蜂避蝶,潜驻芳丛。”描绘了游丝在花丛中悄悄停留的情景,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又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疏慵。未如柳絮,尽飘零、不肯怨东风。”通过对比柳絮的随风飘零,表达了对游丝不愿随风而去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乍可听莺院落,无聊待燕帘栊。”以听莺声和待燕子为乐,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无聊。“匆匆。满地遍残红。”感叹时间的匆匆流逝,满地的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尚说绿章工。道百万金铃,周防护惜,贝阙珠宫。”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春天的景色比作珍贵的珠宝,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珍视。“朦胧。似晴似雨,恁时光、莫与旧年同。”描绘了黄昏时分,天色朦胧,似晴似雨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欲写愁心千叠,赋才画理都穷。”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心中愁绪,却发现语言和技巧都无法完全表达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日黄昏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之情。
君名切斗魁,步武上霄极。
蓬莱群玉府,图书照奎壁。
郎官应列宿,寖觉象纬逼。
胡为作使星,炯炯向江国。
仰奉鹤发亲,版舆映莱服。
昔日红莲池,帅垣资婉画。
方将散馀润,连城被膏泽。
官搉与民繇,丰俭烦振籴。
小试活国手,疲氓赖休息。
便归侍玉皇,拱立香案侧。
富贵殊未已,行行上鸾掖。
君其妙演纶,三能看齐色。
䰐鬖两狻猊,胡为到庭户。
细观画手妙,模写真态度。
意足谢繁笔,不待丹青污。
乱扫腹背毛,头足巧分布。
尨也如愁胡,眉攒眼光注。
岂惟足生氂,垂耳纷败絮。
掉尾固自若,狸奴为惊瞿。
侧耳实畏之,冲目犹敢怒。
诚知取形似,不吠亦不捕。
对之辄一笑,聊用慰沈痼。
小阁临流暑气清,藕花的的照人明。
移床更近栏边坐,要听棋声杂雨声。
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
蚝粘能固本,人度若乘空。
明委三秋月,清来万里风。
君知此为政,名惠广无穷。
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
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
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
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
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
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
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
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
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