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约雨横江。秋满篷窗。个中物色尽凄凉。
更是行人行未得,独系归艎。拥被换残香。
黄卷堆床。开愁展恨剪思量。
伊是浮云侬是梦,休问家乡。
风约雨横江。秋满篷窗。个中物色尽凄凉。
更是行人行未得,独系归艎。拥被换残香。
黄卷堆床。开愁展恨剪思量。
伊是浮云侬是梦,休问家乡。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浪淘沙令·康州泊船》。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愁绪满怀和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风约雨横江。秋满篷窗。"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阴霾而湿冷的秋天景象,风和雨交织在一起,将秋意渲染得更加浓重。篷窗外的秋色也充满了凄凉之感。
"个中物色尽凄凉。更是行人行未得,独系归艎。" 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绪。这里的“个中”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物色尽凄凉”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接着,“行未得”,表明诗人本欲行走却不得其门而入,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束缚。独自系舟于归程之艎,更增添了一份孤独与哀愁。
"拥被换残香。黄卷堆床。开愁展恨剪思量。" 这几句则是诗人在夜晚的书房中,通过对物品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拥着带有残余香气的被子,面对堆积如山的黄卷(古代书籍),诗人的愁绪和恨意随之展开,而思量则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纠缠。
"伊是浮云侬是梦,休问家乡。"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反思,以及对家乡的无奈和放弃。在这里,“伊是浮云侬是梦”表达了对现实难以把握、如同云烟般易逝的感慨。而“休问家乡”,则是一种无言的悲凉,仿佛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必再去追问那遥远而又渺茫的家乡,因为它已成为一种无法触及的梦。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与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蒿里歌残薤露终,百年遗响托悲风。
桥门倡义英声在,粉署谈兵旧迹空。
八座知名深赞画,四方多故见才雄。
中朝政事推司马,南国旬宣属召公。
幽谷阳春回棨戟,名区民庶仰藩墉。
官僚尽服澄清治,寇贼全消保障功。
江汉思归逢断梗,文园多病叹飞蓬。
已将素节酬明主,欲向青山学老农。
茆屋石田归有日,玉阶金阙会无从。
少陵老去诗名重,张旭生来草翰工。
静检羲文图太极,閒挥麈尾看参同。
箕裘更喜儿孙长,门祚何惭旧业穷。
芳桂色含椿树绿,古槐阴傍草堂浓。
禹钧自信多贤子,王旦人誇似乃翁。
为羡名驹空冀北,忽惊哀鹤返辽东。
盖棺自制尧夫赞,去国谁传洓水容。
风雨关河天万里,烟云山壑夜千峰。
凄凉景物孤愁绝,生死音尘百感通。
陇上夕阳迷客土,湖南春草梦归篷。
望穷秋影黄昏雁,泣尽寒声紫禁钟。
应有碑文题故友,能无纪传载文中。
不须听此频惆怅,赠典龙章出九重。
《挽王侍郎封公二十韵》【明·张宁】蒿里歌残薤露终,百年遗响托悲风。桥门倡义英声在,粉署谈兵旧迹空。八座知名深赞画,四方多故见才雄。中朝政事推司马,南国旬宣属召公。幽谷阳春回棨戟,名区民庶仰藩墉。官僚尽服澄清治,寇贼全消保障功。江汉思归逢断梗,文园多病叹飞蓬。已将素节酬明主,欲向青山学老农。茆屋石田归有日,玉阶金阙会无从。少陵老去诗名重,张旭生来草翰工。静检羲文图太极,閒挥麈尾看参同。箕裘更喜儿孙长,门祚何惭旧业穷。芳桂色含椿树绿,古槐阴傍草堂浓。禹钧自信多贤子,王旦人誇似乃翁。为羡名驹空冀北,忽惊哀鹤返辽东。盖棺自制尧夫赞,去国谁传洓水容。风雨关河天万里,烟云山壑夜千峰。凄凉景物孤愁绝,生死音尘百感通。陇上夕阳迷客土,湖南春草梦归篷。望穷秋影黄昏雁,泣尽寒声紫禁钟。应有碑文题故友,能无纪传载文中。不须听此频惆怅,赠典龙章出九重。
https://shici.929r.com/shici/TcYNd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