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满前村,桑麻自成邑。
千古桃花源,秦人馀古迹。
禾黍满前村,桑麻自成邑。
千古桃花源,秦人馀古迹。
此画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画面中,满眼皆是成熟的禾黍,一片金黄,与绿意盎然的桑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座自给自足的小城。这不仅展现了农耕文明的繁荣景象,更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理想之地。
“千古桃花源,秦人馀古迹。”这两句诗巧妙地将现实与历史相连接,通过桃花源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画中所展现的田园生活,虽非世外桃源,却也别有一番隐逸之趣。秦人古迹的提及,更是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让观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积淀。
整幅画作与诗句相得益彰,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引人遐想,令人沉醉。
竹风春尾,听捎檐剩有,去年疏翠。
园官笑指,轻雷后迸,新泥斜碎。
篱边乍见,又穿过、邻墙背。
记先尝、最是江南,果然燕子来未。犹忆晓垞烟际。
山童担,向水市。正采桑时候,除了蚕娘,更无人讳。
花乳瓯香,朱樱树晚,相逢长是。
待何日、玉版闲寻,青鞋重访萧寺。
江城又是经年别,中山柳疏多少。
院雨梧桐,池香菡萏,赢得凄凉怀抱。
乡程更杳,纵有梦难寻,鸳鸯湖小。
水驿西风,这番输尔赋归早。
一绳新雁横处,霜林飞小骑,鞭扑红枣。
鸦觜锄儿,鸭头艇子,摒挡还家诗料。柴门闭好。
怕楚尾勾留,雪中才到。老屋花南,蜡梅应放了。
鳞杳通波,雁沉苍影,愁对碧罗天暮。
早又凄凉,兔华圆了,最忆南湖俦侣。
算游倦,西泠水,门掩橘春雨。冷枫舞。
遍横塘、新添红点,应念我、旧日露桡停处。
潜采草堂西,问梧桐、吹绿何许。
散卓霜镔,定消磨、冻石无数。
约重寻梅里,醉倚暗香千树。
客许真无定。乍重逢、劳劳亭下,片帆思逞。
且尽临分杯中物,小住长干烟艇。
猛记得、春深三径。
朱沈风流双点笔,井桐花、嫩拂斜阳暝。
吟别曲,又秋冷。平戎上策今谁并。
看书生、援袍草檄,笑谈俄顷。
潭影閒云西山暮,不浅登楼清兴。
更远渡、章江如镜。
懊恼泽家南禽语,想听残、瘴雨船窗凭。
盼消息,早梅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