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飞鹊架银河,才值佳期瞥眼过。
人世每虞欢会少,仙家转喜别情多。
针穿彩殿空临月,瓜祭琼筵未有梭。
不解天孙愚弄意,平明还问巧如何。
年年飞鹊架银河,才值佳期瞥眼过。
人世每虞欢会少,仙家转喜别情多。
针穿彩殿空临月,瓜祭琼筵未有梭。
不解天孙愚弄意,平明还问巧如何。
这首《七夕》诗,由清代诗人安昶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场景,以及人间与仙界对于爱情的不同态度。
“年年飞鹊架银河”,开篇即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相会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牛郎织女跨越银河相会的浪漫情景。“才值佳期瞥眼过”,紧接着点出他们相聚时间之短暂,令人感叹。这种短暂而珍贵的相聚,不仅在人间显得尤为难得,“人世每虞欢会少”,人间的欢乐相聚总是短暂且稀少;而在仙界,却因别离而感到喜悦,“仙家转喜别情多”,仙人们或许更懂得珍惜每一次的离别,因为别后重逢的喜悦更加深刻。
接下来,“针穿彩殿空临月,瓜祭琼筵未有梭”,诗人通过想象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这份短暂而美好的时光。彩殿中空无一物,只有月光洒落,象征着他们的相聚虽美,却也空灵而短暂;而“瓜祭琼筵”则暗示了他们可能进行的某种仪式或庆祝活动,但并未真正实现,进一步强调了相聚的不易和短暂。
最后,“不解天孙愚弄意,平明还问巧如何”,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命运的同情与思考。他们不解为何要承受每年一次的别离之苦,而这种苦楚在平明醒来时,又会再次被追问。这一句既是对牛郎织女命运的感慨,也是对人间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爱情与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
整首诗通过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描绘,以及对人间与仙界不同态度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相聚与别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君家碧疏见清影,别是一段淇园秋。
何人笔底得天趣,云是东吴夏瑞州。
瑞州胸中竹如箦,一枝一叶良可惜。
却笑萧郎技痒时,手战眼昏头雪白。
兴来雷从地中出,万箨须臾起苍壁。
翩迁彩凤羽欲堕,偃蹇青虬势安敌。
仙郎何以得此幅,邀我题诗记真迹。
醉后操觚一挥洒,不让王维有声画。
公馀坐对夜深时,明月清风不论价。
紫苔绕径尘无迹,郁郁高松挺秋碧。
金气正骄风满林,浑如万壑波涛激。
又如晓日蛟龙吟,翠云荡漾江中心。
倏忽风微更堪听,冰弦操出重华音。
蓬莱宫阙五云渺,鸣鹤寥寥动琼岛。
鸾舆时作灵台游,应喜秋光在林杪。
风停声歇天宇清,政成刑措当升平。
玉署小臣拜恩诏,作诗愧比欧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