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衣破帽老骑驴,籍甚才名总不如。
发愤每陈平虏策,匡君曾上过宫书。
苔封断碣秋烟外,草暗荒祠劫火余。
欲奠椒浆歌楚些,西风落日更踌蹰。
征衣破帽老骑驴,籍甚才名总不如。
发愤每陈平虏策,匡君曾上过宫书。
苔封断碣秋烟外,草暗荒祠劫火余。
欲奠椒浆歌楚些,西风落日更踌蹰。
这首明代诗人卢熊的《吊刘龙洲墓》表达了对故人刘龙洲深深的怀念和对其才华未得充分施展的感慨。首句“征衣破帽老骑驴”,描绘了刘龙洲晚年生活清贫,但仍坚持骑驴出行的形象,显示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次句“籍甚才名总不如”,流露出对刘龙洲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惋惜。
第三句“发愤每陈平虏策”,暗示刘龙洲怀有壮志,常有平定边患的策略,但并未被采纳。第四句“匡君曾上过宫书”进一步强调他试图以自己的智慧辅助国君,然而并未能改变命运。接下来,“苔封断碣秋烟外”描绘墓碑被青苔覆盖,孤寂地立在秋烟中,渲染出凄凉的氛围。
“草暗荒祠劫火余”则暗示刘龙洲生前可能遭遇过时代的动荡,祠堂成为废墟,只剩荒草丛生。最后一句“欲奠椒浆歌楚些,西风落日更踌蹰”,诗人表达自己想祭奠故人,但面对西风落日,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思与徘徊,体现出对刘龙洲深深的悼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刘龙洲的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疏,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地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