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
满堂何所用,妻儿日夜忙。
行坐闻人死,不解暂思量。
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
图谋未入手,祇是愿饥荒。
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
满堂何所用,妻儿日夜忙。
行坐闻人死,不解暂思量。
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
图谋未入手,祇是愿饥荒。
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人王梵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贫苦农民的日常劳作与内心的忧虑。
首句“良田收百顷”,看似描述的是拥有广袤土地的富足景象,实则暗含讽刺,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兄弟犹工商”一句,揭示出即使拥有大量土地,兄弟们仍需从事商业活动维持生计,可见土地并未带来真正的财富与安定。
“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财富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满堂的金银财宝,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忧愁并无实际帮助,反而可能成为负担。这种矛盾的境遇,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财富分配不均的现实。
“满堂何所用,妻儿日夜忙”点明了财富的无用之处,以及家人因财富而产生的忙碌与压力。尽管家中堆积着金银,但妻儿却依然日夜辛劳,无法享受财富带来的安逸。
“行坐闻人死,不解暂思量”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感慨。在这样的生活中,人们似乎对死亡的临近习以为常,无法停下脚步思考生命的意义。
“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描绘了贫苦农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仅有的二亩地和十棵干枯的桑树,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在努力耕作,希望有所收获。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体现了农民对家庭的责任感。他们将希望寄托于土地上生长的作物,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只为满足父母的需求。
“图谋未入手,祇是愿饥荒”流露出农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他们虽努力耕作,但心中却总是担心自然灾害或经济困境的到来。
最后,“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总结了农民生活的困境。他们的辛勤付出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反而招致了周围人的怨恨,最终可能导致自身的不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社会底层农民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抗争。王梵志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与痛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仙人与我绿玉杖,早年意气青云上。
生憎颜色带风尘,梦中五岳恣雄放。
石屋道者启瑶篇,历历朱陵罗洞天。
奇峰细数过七十,下界俯视空三千。
岣嵝之山禹碑石,造化元精神鬼画。
不是名山灵异张,宁昭圣代文章迹。
攀读欲驾三湘舟,万事伤心成阻修。
去此山中止七日,胡尔江山垂三秋。
忽遇夫君谈故邱,丰神飒飒凌九州。
祝融之裔无乃是,况复玉立声杨休。
当年亲见上封事,玉关青琐留清议。
每嫌金印误铅砂,不博朱衣轻薜荔。
夫君夫君莫怨嗟,邺侯曾是仙人家。
药房阑砌接丹壁,牙签锦轴辉青霞。
袅袅云泉知几处,丛丛露桂今谁住。
望日台高白鹤遥,泻洪亭在玄猿去。
九嶷迢迢烟雾横,空传玉帛漫含情。
古来浮名不满瞬,何如绝粒度长生。
清谣发处看芝草,道心定后浮云扫。
自有金波共月回,何忧白发催人老。
即今绛节向金台,寄语山房锁碧苔。
直待功成谢簪绂,好共山人归去来。
《岣嵝山房歌》【明·罗洪先】仙人与我绿玉杖,早年意气青云上。生憎颜色带风尘,梦中五岳恣雄放。石屋道者启瑶篇,历历朱陵罗洞天。奇峰细数过七十,下界俯视空三千。岣嵝之山禹碑石,造化元精神鬼画。不是名山灵异张,宁昭圣代文章迹。攀读欲驾三湘舟,万事伤心成阻修。去此山中止七日,胡尔江山垂三秋。忽遇夫君谈故邱,丰神飒飒凌九州。祝融之裔无乃是,况复玉立声杨休。当年亲见上封事,玉关青琐留清议。每嫌金印误铅砂,不博朱衣轻薜荔。夫君夫君莫怨嗟,邺侯曾是仙人家。药房阑砌接丹壁,牙签锦轴辉青霞。袅袅云泉知几处,丛丛露桂今谁住。望日台高白鹤遥,泻洪亭在玄猿去。九嶷迢迢烟雾横,空传玉帛漫含情。古来浮名不满瞬,何如绝粒度长生。清谣发处看芝草,道心定后浮云扫。自有金波共月回,何忧白发催人老。即今绛节向金台,寄语山房锁碧苔。直待功成谢簪绂,好共山人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RZeWUF.html
摛藻堂边一株柏,根盘厚地枝挐天。
八千春秋仅传说,厥寿少当四百年。
御园松柏森森列,居然巨擘标苍颜。
粗皮硉兀心不死,倚壁如拍洪崖肩。
左日右月为两目,春草秋花参四禅。
仙人炼气不炼肉,形若槁木神乃全。
昔者公旦象六爻,是为九二见在田。
又如瑶池会王母,赤松子应领群仙。
韦偃直干不可得,而今谁者以神传。
洪宣承平此曾阅,甲申桑海无还丹。
乔木颇与世臣类,作歌讵止斐鸿篇。
昔我东山居,荷锄事农耕。
三时有暇日,放牛满郊坰。
依依芳树阴,萋萋烟草青。
野龁恣所往,爱此风日晴。
远坡每群趋,空原时独行。
前溪足新雨,牵饮上流清。
牛性日已驯,牧閒无所营。
捲芦作短笛,吟杂童讴声。
相将晚来归,月色孤村明。
以兹乐生事,外物焉足婴。
别来几春秋,石田想榛荆。
维鱼每入梦,彷佛东皋平。
披图见犍犊,蔽野何纵横。
吟望夕阳山,因之发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