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三沙汀》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三沙汀》全文
唐 / 崔致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远看还似雪花飞,弱质由来不自持。

聚散只凭潮浪簸,高低况被海风吹。

烟笼静练人行绝,日射凝霜鹤步迟。

别恨满怀吟到夜,那堪又值月圆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深刻感受与思考。首句“远看还似雪花飞”,以雪花比喻远处飘渺的景物,营造出一种轻盈、飘逸的氛围。接着,“弱质由来不自持”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个体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力感。

“聚散只凭潮浪簸,高低况被海风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力量对个体的影响,无论是聚是散,都只能随波逐流;无论高低,都可能被海风左右,强调了自然界中个体的渺小与被动。

“烟笼静练人行绝,日射凝霜鹤步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烟雾笼罩下的水面静寂无人,阳光照射在凝结的霜上,使得鹤的脚步显得格外缓慢。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冷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别恨满怀吟到夜,那堪又值月圆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在夜晚,诗人满载离愁别绪,吟诵诗歌,而当月圆之时,这份情感似乎更加难以承受。这里通过月圆这一传统意象,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团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和对离别的哀愁。

作者介绍
崔致远

崔致远
朝代:唐

崔致远,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十二岁时,即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长安就读,曾游历洛阳。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进士及第,出任溧水县尉,任期届满,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其二十八岁时,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国信使”身份东归新罗。其留唐十六年间,为人谦和恭谨,且与唐末文人诗客、幕府僚佐等交游甚广。
猜你喜欢

东天王寺

前林正郁苍,行野觉云香。

旷处天为佛,深来寺即庄。

昼如依竹静,春亦逐秧忙。

所愿开平籴,流慈此一方。

(0)

题山水图·其二

白木长镵杜少陵,饥来无处觅黄精。

何人正得寻诗便,来傍冰崖雪树行。

(0)

舟宿云间南城

孤舟夜泊松江水,东风捲涛雪花起。

浦口潮水远趁人,城头月色寒无主。

浊醪可饮何处沽,笑绝高阳旧酒徒。

巨饮还将攀北极,高吟直欲起东吴。

借问谁家酒可得,一㪷十千亦不惜。

对此风光无限情,吹落梅花短长笛。

(0)

江楼·其一

越酒如船醉不消,臛鸡烹鲤送归潮。

战场杨柳三千树,争向尊前舞细腰。

(0)

滋阳道中咏乌

信宿滋阳道,联巢见乳乌。

卑飞常狎主,觅食竞将雏。

老去一枝稳,春归千种呼。

异时驱父子,不复叹羁孤。

(0)

岩庵二首·其一

箯舆度岭长,路尽忽闻香。

裂壁开天栈,撑厓隐石房。

回风乱幢节,滴乳润衣裳。

早见孤僧瘦,山深久绝粮。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