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树树乱啼鸦,镇日山行未见花。
田野萧条村落静,土桥茅屋两三家。
春风树树乱啼鸦,镇日山行未见花。
田野萧条村落静,土桥茅屋两三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段乡村行路之景,充满了宁静与淡雅的气息。
首句“春风树树乱啼鸦”,以“春风”开篇,点明季节,同时通过“树树”和“啼鸦”营造出一幅春风吹拂、乌鸦啼鸣的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机。这里的“乱啼鸦”并非混乱之意,而是乌鸦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啼叫,增添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次句“镇日山行未见花”,描述了诗人整日行走在山间,却未能见到春花盛开的景象。这既是对春天景色的一种期待,也暗含了对沿途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感受。未见花,或许是因为春天还未完全到来,或是山行的路途遥远,但这种遗憾反而增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
第三句“田野萧条村落静”,进一步描绘了行进中的环境。田野显得空旷而寂静,村落也显得格外宁静。这里通过“萧条”和“静”字,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土桥茅屋两三家”,以“土桥”和“茅屋”作为画面的收尾,将整个场景定格在了简朴而真实的生活之中。这两家农户,虽然数量不多,却为这广阔的田野增添了生活气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行路所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舍舟运神游,登栈眩奇眺。
洲渚屡旋复,岩石吒危峭。
云窦滴馀润,洞隙纳微曜。
凿险若神工,履阴疑鬼啸。
遗物奏元功,观空得要妙。
既惬青霞心,岂顾白衣诮。
黄屋罗英灵,沧洲隐渔钓。
取舍各有宜,殊首自同调。
铜瓶尺半不为短,清泉半尺不为浅。
中有两枝三枝梅,短枝拗折生冰苔。
长吟曼语千徘徊,秘香飞出盘云罍。
瑶妃幽窅无鸾媒,琼花瘦尽还须开。
龙卵初破凤初胎,座中隐隐闻春雷。
玉女十万朝天回,火玉六出杂明瑰。
玲珑窗户飞红埃,步虚声落云屏隈。
坐笑刘彻非仙才,巾笈百卷胡为哉?
人生寿命徒疑猜,尊酒全胜登蓬莱。
对此一饮复一咍,丹鹤散去旋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