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檐溜淋浪纪以二诗·其二》
《余平生不至庐山六月廿八日夜梦同孙季蕃游焉林木参天瀑声如雷山中物色良是一刹甚幽邃傍人告曰此中有不出院僧余与季蕃欣然访之语未终而觉将晓矣窗外檐溜淋浪纪以二诗·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泉声㶁㶁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

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

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

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

(0)
翻译
泉水潺潺,树木苍翠,云雾缭绕中有一位高僧占据了一间房。
僧人食物匮乏,几乎不生火做饭,即使佛祖前来,他也不愿离开禅床。
谁能继承他的教诲,接受黄册任命在此讲经说法呢?
这里并非必须独居,偶尔路过也能感受到清静与凉爽。
注释
泉声㶁㶁:形容泉水流淌的声音。
树苍苍:形容树木茂盛翠绿。
云有高僧:云雾中有一位高僧。
粮绝:食物断绝。
罕曾:很少曾经。
起烟火:生火做饭。
佛来:佛祖降临。
不肯下禅床:不愿离开禅修的床铺。
缁流:指僧侣。
传宗旨:传授佛法宗旨。
黄敕:古代官府文书,此处指朝廷任命。
坐道场:在道场讲经说法。
一间住:独居一室。
偶为但过:偶尔路过。
亦清凉:也能感到清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寺庙图景。开篇"泉声㶁ㆵ树苍苍,云有高僧占一房",通过泉水的声音和苍翠的树木,勾勒出一个隐逸的僧人独居于云雾缭绕的高处,营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接着"粮绝罕曾起烟火,佛来不肯下禅床",表明寺庙中生活的简朴与宁静,即使是佛祖降临,也不会打扰僧人的沉思冥想。

诗人随后提出一个问题"缁流谁可传宗旨,黄敕难招坐道场",询问在这般寂静中,能有谁能够继承佛法的真意,又如何能够召集众人于道场修行。紧接着"何必真分一间住,偶为但过亦清凉",似乎是在表达即使不必真正定居,也只是偶尔经过,这份宁静清凉也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佛法修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练而蕴含深意,充分体现了宋代词风的清新脱俗。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过白乐天琵琶亭·其一

日暮浔阳古渡头,芦花瑟瑟似含秋。

悬知司马江州泪,不为琵琶也自流。

(0)

辛彝花

紫苞红艳韩家花,二月春光压槛斜。

知是江郎清梦后,彩毫浮动赤城霞。

(0)

圆榄山有双树连枝者下有古墓存焉与诸子异而赋之·其二

想像泉台事岂真,来生未尽宿生因。

人间欢合随流水,得似双枝岁岁新。

(0)

圆榄山有双树连枝者下有古墓存焉与诸子异而赋之·其一

双根古木接枝垂,下有荒坟事可疑。

应是芳魂曾未死,故将幽恨表连枝。

(0)

骑牛石

往闻化石羊,今见骑牛石。

日暮牛羊来,定是神仙客。

(0)

驼山八景为伍国开赋·其一竹间亭

伐竹结小亭,还在竹林下。

倘有子猷来,清阴堪共把。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