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初融后,潜阴未姤时。
侍臣占易象,明两作重离。
盛德初融后,潜阴未姤时。
侍臣占易象,明两作重离。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预兆意味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政治与天象交织的图景。
"盛德初融后,潜阴未姤时" 这两句表面上描述了自然界春暖花开之际,但阳光尚未完全驱散阴霾。诗人借此隐喻指出一场政治变动即将到来,而天象似乎在预示这一变化。"盛德"通常与君主的美德相联系,"初融"则暗示着春意方浓,但尚未完全展现。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着对政治局势的一种警觉。
"侍臣占易象,明两作重离。"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前面的预兆意义。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占易"指的是通过《易经》来解读天象和人事的变化。诗中的"侍臣"是皇帝身边的朝臣,他们在观察天象时发现了一种不祥之兆,即两颗星体("明两")即将重逢("作重离"),这通常被解读为某种政治上的分裂或灾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与人间政治的巧妙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洞察和担忧。苏轼以其独特的文学才能,将天文观测与宫廷内情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越常规的预言艺术,既富有哲理又不失警世之意。
天文悬日月,地文丽山川。
人文粲六经,四术诗其先。
仲尼既云删,炳然列风雅。
厥旨幽且微,受之唯子夏。
邈矣千百年,时有知诗者。
卓尔保暹师,生于宋天下。
内明卜商道,外减骚人价。
凿彼淳粹源,清辞竞流泻。
放意尚幽远,立言忌妖虫。
旨哉天目集,四海争传写。
上以裨王化,下以正人伦。
驱邪俾归正,驱浇使还淳。
天未丧斯文,清风千古振。
旧识稀相访,寥寥掩坏房。
鼎深残药在,颔瘦白髭长。
尘点沾书箧,苔痕污石床。
檐幽虫织网,砌冷菊含香。
静思怜深夜,清羸怯晚凉。
云峰归未得,闲坐咏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