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扎》
《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扎》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

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

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

(0)
鉴赏

此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札》。诗中描绘了李定从遥远的边疆归来,携带着皇帝的诏书,穿越汉关,行程万里,传递战事信息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忠诚,也体现了朝廷对边防的重视和对将士们的关怀。

首句“春风一夕动三山”,以春风喻指皇帝的诏令,生动地描绘了诏令如同春风般一夜之间吹拂过三山,预示着重大事件的发生。接着,“使者持旌出汉关”一句,通过描述使者手持旌旗出关,形象地展示了诏令的传达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边疆与朝廷之间的紧密联系。

“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诏令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边疆的传播速度之快。通过“万里”、“十行”等词语,诗人巧妙地将空间距离与信息传递的速度进行了对比,凸显了朝廷与边疆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则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了边疆将士对朝廷的忠诚与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他们虽身处边塞,但心系朝廷,梦中仍能与朝廷的将领们并肩作战,共同捍卫国家的尊严。

最后,“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两句,表达了对皇帝诏令的深深感激之情,并期待着能够共同收复失地,迎接皇帝的归来。这不仅是对李定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全体将士及天下百姓共同愿望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忠诚,以及他们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对边疆的高度重视和对将士们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中秋客萧山

小楼歌管月明时,帘卷中秋病不宜。

摇落一杯还作客,艰危万里独吟诗。

心知老去终多累,计欲闲来未有期。

却羡向平婚嫁毕,青山赢得好生涯。

(0)

阻雨宿方九别业

才酌东堂下,云生江外峰。

咽蝉催暮柳,残雨引疏钟。

夜色余归意,苔痕著客踪。

酒怀那可恃,遮莫此愁浓。

(0)

有以琴命予者赋谢

雁行中断最堪悲,壁挂青桐匣贮丝。

日上晴窗闲袖手,十年心事阿谁知。

(0)

题秋江归棹图

枫叶潇潇柿叶稀,空江白浪拍长堤。

逆风小橹愁无力,家在黄陵西更西。

(0)

古意·其五

列星如垂珠,美人以为服。

惜哉无良期,丹泉不可浴。

投身下大荒,空悬九幽烛。

西皇犹未寐,悬圃方局促。

我欲乘飘风,行空岂有足。

神灵驾云车,旋转亦无毂。

(0)

海幢寺送客登眺感怀

万里浮槎至,凭高望越台。

潮平梅雨歇,天阔岛云来。

霸气余残垒,王宫尽劫灰。

无边惆怅意,送客酒盈杯。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