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
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
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
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
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
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
此诗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名为《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札》。诗中描绘了李定从遥远的边疆归来,携带着皇帝的诏书,穿越汉关,行程万里,传递战事信息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忠诚,也体现了朝廷对边防的重视和对将士们的关怀。
首句“春风一夕动三山”,以春风喻指皇帝的诏令,生动地描绘了诏令如同春风般一夜之间吹拂过三山,预示着重大事件的发生。接着,“使者持旌出汉关”一句,通过描述使者手持旌旗出关,形象地展示了诏令的传达过程,同时也暗示了边疆与朝廷之间的紧密联系。
“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诏令的重要性以及其在边疆的传播速度之快。通过“万里”、“十行”等词语,诗人巧妙地将空间距离与信息传递的速度进行了对比,凸显了朝廷与边疆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则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表达了边疆将士对朝廷的忠诚与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他们虽身处边塞,但心系朝廷,梦中仍能与朝廷的将领们并肩作战,共同捍卫国家的尊严。
最后,“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两句,表达了对皇帝诏令的深深感激之情,并期待着能够共同收复失地,迎接皇帝的归来。这不仅是对李定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全体将士及天下百姓共同愿望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忠诚,以及他们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同时也体现了朝廷对边疆的高度重视和对将士们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