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添些已是讹,少处减些还是诳。
几多著眼看机轮,谁知不在机轮上。
多处添些已是讹,少处减些还是诳。
几多著眼看机轮,谁知不在机轮上。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颂古十一首》中的第二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间事物观察与理解的独特见解。首句“多处添些已是讹,少处减些还是诳”暗示了世间纷繁复杂,无论增加或减少,都可能存在偏差或不实。接着,“几多著眼看机轮”意指人们常常过于关注表面现象,如机轮的运作,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本质。最后一句“谁知不在机轮上”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重要的东西可能并不在我们直接看到或触及的地方,可能隐藏于无形之中。
整首诗寓言性强,引导读者思考现象背后的真理,具有禅宗的哲理意味。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提醒人们要超越表象,洞察事物的内在规律。
习俗厌江村,丛林借幽楚。
随意参禅元,开襟洗尘土。
剧饮借容颜,豪吟雕肺腑。
庭竹数竿秋,芭蕉千叶雨。
有时临崔嵬,释儒杂宾主。
有时陟山巅,乾坤从仰俯。
有时折角巾醉歌,有时无弦琴浪抚。
对景漫优游,何心事簪组。萧散林丘,傲睨今古。
守拙养真,伊谁俦伍。
几回醉眼摩娑,不觉空庭日午。
山家住在云深处,眼见云来复云去。
朝随爽气入空山,夕变浮岚挂高树。
蒙茸草色迷东西,石路崎岖高复低。
槿花成篱竹为障,中两幽人屹相向。
芒鞋铁杖乌角巾,白头双鬓何缤纷。
来时似带林霏湿,坐久不知山日曛。
门前落叶仍多扫,故人相期苦不早。
杳霭疑无远寺钟,喔哑忽有中流棹。
危桥雨过苔应滑,后圃花残人未老。
若耶云门未可登,天姥匡庐梦空到。
乾坤浩荡真无极,诗话一灯青未了。
绝胜王郎兴尽时,扁舟载雪山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