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廊庙,且幽潜林下。少室山人有高价。
想躬耕南亩,梁甫吟成,成算在、西蜀东吴分霸。
卧龙难得似,老去传经,门第扶风尚堪借。
长笛韵凄凉,滴雨空阶,平阳坞、独醒中夜。
又何如、丝竹后堂深,待只许、彭宣一尊同把。
不登廊庙,且幽潜林下。少室山人有高价。
想躬耕南亩,梁甫吟成,成算在、西蜀东吴分霸。
卧龙难得似,老去传经,门第扶风尚堪借。
长笛韵凄凉,滴雨空阶,平阳坞、独醒中夜。
又何如、丝竹后堂深,待只许、彭宣一尊同把。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志向未酬但才华出众的人物,他选择在山林中隐居,自比为少室山人,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深远的谋略。他想象自己像诸葛亮那样躬耕于田亩,期待在未来的乱世中发挥影响力,影响着西蜀和东吴的命运。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渴望将自己的智慧传授给后人,延续家族的声望。
词中提到“长笛韵凄凉”,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夜晚独自在空阶上听到雨滴,更显其寂寞。他怀念着往昔堂前的丝竹之乐,希望能与好友彭宣一同畅饮,享受片刻的欢愉,尽管现实中只能在深深的后堂中独自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洞仙歌》通过抒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执着。汪东以清末近现代初的视角,将个人命运与历史风云相结合,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社会变迁和个人理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