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独坐勘骚经,庭树无风叶不鸣。
静入夜深闻鼓吹,一池明月乱蛙声。
焚香独坐勘骚经,庭树无风叶不鸣。
静入夜深闻鼓吹,一池明月乱蛙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尚仁在夜晚独自焚香静坐,研读《离骚》的情景。他身处庭院之中,周围环境十分宁静,连树叶也没有因微风而发出声响。随着夜色渐深,原本寂静的夜晚却被远处的鼓乐声打破,而池塘中的蛙鸣又增添了几分喧闹。诗人以月光下的鼓吹与蛙声反衬出内心的平静,展现了他独特的心境:在世俗的嘈杂中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对古代经典的沉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静谧之美。
众人观者都言苦,日日望雨又不雨。
幸得一片云,推来自天北。
须臾变作大云,有黑亦有白。
令人观之恐怖生,若要作雨不如此不得。
雨未至兮雷先鸣,惊人不须用多,只一声魈肝鬼胆不知在何处,世上亦有奸人立不住。
树头萧萧风作闹,如今却是雨真到。
吾且闭门高坐看汝落,落到三日五日也不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