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别时十七今头白”直接描绘出诗人与故交分别时是年轻的十七岁,而现在却已经两鬓斑白。这句话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无情,更强调了友谊的长久和珍贵。这里的“头白”也是对青春易逝的隐喻,通过对比突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改变。
接着,“恼乱君心三十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思念与牵挂,这里的“恼乱”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往事的追忆。三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人经历许多起伏变化,但在诗人的心里,那份友谊始终如一。
第三句“垂老休吟花月句”则表现出诗人到了晚年,对于那些曾经热衷的文学创作已经不再有过多的渴望。这里的“垂老”是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承认,“花月句”则代表着过去文艺创作的主题和情感寄托。
最后一句“恐君更结后身缘”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某种可能发生的情感牵绊的担忧。这里的“恐君”是对友人的关心,而“更结后身缘”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友谊长存的愿望。
总体来看,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于时间、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对人生变化和未来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考。
看天街、嫩凉如水,知它今夕何夕。
曲终酒醒人归去,怎遣者番岑寂。
愁默默,但屈指连宵、不鼓云和瑟。病怀碎积。
叹心似回潮,身同残烛,百感正交集。
红楼外,猛地谁家倚笛。一声声又悽恻。
故园杨柳依然在,报甚秋风消息。灯半壁。
偏照得、纱幮有梦难寻觅。
窗儿渐黑,早月堕回廊,钟敲远寺,满院晓烟碧。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
正绣衾梦断,豆花又风急。
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
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何日便成匹。
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
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
便无愁,也自听它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