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
《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别时十七今头白,恼乱君心三十年。

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身缘。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和微之十七与君别及陇月花枝之咏》。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别时十七今头白”直接描绘出诗人与故交分别时是年轻的十七岁,而现在却已经两鬓斑白。这句话不仅展示了时间的无情,更强调了友谊的长久和珍贵。这里的“头白”也是对青春易逝的隐喻,通过对比突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改变。

接着,“恼乱君心三十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思念与牵挂,这里的“恼乱”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往事的追忆。三十年的时光,足以让人经历许多起伏变化,但在诗人的心里,那份友谊始终如一。

第三句“垂老休吟花月句”则表现出诗人到了晚年,对于那些曾经热衷的文学创作已经不再有过多的渴望。这里的“垂老”是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承认,“花月句”则代表着过去文艺创作的主题和情感寄托。

最后一句“恐君更结后身缘”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某种可能发生的情感牵绊的担忧。这里的“恐君”是对友人的关心,而“更结后身缘”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友谊长存的愿望。

总体来看,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于时间、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了对人生变化和未来不确定性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喝火令

放眼壶天隘,当头璧月圆。玻璃十顷不嫌宽。

金管玉箫檀板,齐奏木兰船。

片石投如矢,层波漾作圈。明珠散走水晶盘。

那得山灵,借我仙掌小于拳。

那得虹霓成线,万颗一齐穿。

(0)

惜分钗

閒庭宇,秋如许。还添几个寒虫语。一声声。一更更。

难道今宵,听到天明。听。听。茶分乳。香销炷。

红衾欲整从新住。且消停。再呼灯。

麂眼篱边,蛤粉墙阴。寻。寻。

(0)

迈陂塘

看天街、嫩凉如水,知它今夕何夕。

曲终酒醒人归去,怎遣者番岑寂。

愁默默,但屈指连宵、不鼓云和瑟。病怀碎积。

叹心似回潮,身同残烛,百感正交集。

红楼外,猛地谁家倚笛。一声声又悽恻。

故园杨柳依然在,报甚秋风消息。灯半壁。

偏照得、纱幮有梦难寻觅。

窗儿渐黑,早月堕回廊,钟敲远寺,满院晓烟碧。

(0)

探芳信.络纬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

正绣衾梦断,豆花又风急。

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

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何日便成匹。

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

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

便无愁,也自听它不得。

(0)

菩萨蛮.社日

溟濛雨歇云犹聚。杏花红过秋千去。闲立又闲行。

香闺针线停。鬓丝钗影乱。午梦风吹转。

燕子到帘前。绿拖桑柘烟。

(0)

钗头凤.灯下写家书寄外

同心偶。分离久。自怜无日舒眉柳。妆台角。灯花落。

听残宵漏,又闻街柝。阁。阁。阁。秋凉后。西风透。

暗愁生逼腰肢瘦。衣单薄。人萧索。

此情谁寄,倩他灵鹤。托。托。托。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