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
西方净土有莲胎,愿去来。
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
西方净土有莲胎,愿去来。
这首诗是由宋代文学家吴 秉所作,名为《叩棺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现世的不满和对西方净土的向往。在佛教文化中,“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存在感官需求、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世界,而“莲胎”则是比喻极为清净之处,象征着菩萨或修行者在西方净土中所居住的地方。
诗人通过这短短四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救赎的情怀。首句“信叟归去来”表明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无奈,通过“三界无安不可住”强调了对现世的彻底否定。而后两句则转向了对西方净土的向往和渴望,用“愿去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片清净之地的深切愿望。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了一种逃离尘世、追求心灵安宁的思想。这种佛教色彩浓厚的情感抒发,体现了作者内心的顿悟与超脱,也折射出宋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精神寄托和心灵救赎的渴望。
帘幕春寒峭。见疏梅、数枝开也,试灯风早。
第一回圆今夜月,难得人天两好。
只可惜、好光阴少。
画鼓敲开银世界,尽相持、不放鸡催晓。
深院静,漏声悄。谁将明镜当头照。
记难真、唐歌汉舞,几番喧闹。
此地却除风雨外,少也千回曾到。
怕桂树、婆娑渐老。
月是主人侬是客,见嫦娥、向我盈盈笑。
斜阳挂,海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