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年曾授此东州,恳恳笺天得罢休。
七上八下忽九闰,十洲三岛终一游。
人言官贵体当重,自笑儿痴病未瘳。
只为君恩深莫报,明年春尽得归不。
丁年曾授此东州,恳恳笺天得罢休。
七上八下忽九闰,十洲三岛终一游。
人言官贵体当重,自笑儿痴病未瘳。
只为君恩深莫报,明年春尽得归不。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吴潜所作,名为《分定》。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归乡之情的渴望。
"丁年曾授此东州,恳恳笺天得罢休。"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在担任地方官职时的情形,"丁年" 指的是某一年份,"恳恳" 表示诚恳之意,"笺天" 是古代奏章的名称,这里指代上报给皇帝的文书。诗人通过这些词语表明自己曾在东州任职,并向朝廷汇报工作,期待得到批准而罢休。
"七上八下忽九闰,十洲三岛终一游。" 这两句则是对其官宦生涯的总结与反思。在古代,官员调动频繁,这里诗人用数字比喻自己的升迁历程,表达了仕途中的不易和无常。
"人言官贵体当重,自笑儿痴病未瘳。"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自嘲与超然之态。他听闻世人对官位的看重,却自认为自己对于这份荣耀还没有完全融入,甚至觉得自己仍旧带有天真和不成熟的一面,这种"病" 代表了他心中的不适应。
"只为君恩深莫报,明年春尽得归不。" 最后两句则是对君恩的感念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回报皇上的恩赐,只能期待着在来年的春天彻底结束自己的仕途生涯,以便能够返回故土。
总体而言,吴潜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深沉。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