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出岩扉,秋入荷衣冷。
清风吹柳条,素月照松顶。
倚杖出岩扉,秋入荷衣冷。
清风吹柳条,素月照松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倚杖于山岩之门,感受秋意渐浓的景象。首句“倚杖出岩扉”以一个动作开篇,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他走出山间门户时的从容与自在。接着,“秋入荷衣冷”一句,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物的感受巧妙结合,荷衣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凉意袭人,暗示着深秋的到来。
“清风吹柳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清新,清风拂过柳枝,带来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而“素月照松顶”则将画面推向了更高远的境界,皎洁的月光洒在松树的顶端,不仅照亮了夜空,也映衬出了松树的坚韧与挺拔,赋予了整个场景以诗意的深度和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富有意境的秋日山林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瘴雨蛮烟昼不开,问君底事亦南来。
外台总计惭无术,内府输珍信有才。
我去雁峰同北乡,子行梅岭带春回。
故园花竹平安否,何日从容共一杯。
不觉身年四十七,此身虽在鬓如霜。
平生意气空摧索,老去功名付渺茫。
愁里不知佳节至,尊前那复少年狂。
梅花纸帐焚香坐,感旧伤怀泪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