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横截东南野,兰若斜连子午庄。
平楚风烟开鄠杜,断碑岁月自隋唐。
楼头山入诗人座,砌下泉分衲子房。
更欲秦川穷胜槩,却从高塔望云阳。
松林横截东南野,兰若斜连子午庄。
平楚风烟开鄠杜,断碑岁月自隋唐。
楼头山入诗人座,砌下泉分衲子房。
更欲秦川穷胜槩,却从高塔望云阳。
这首诗描绘了百塔之景,以松林、兰若、平楚、断碑、楼头山、砌下泉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为载体,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幽静的氛围。首联“松林横截东南野,兰若斜连子午庄”以松林和兰若(佛寺)勾勒出一幅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画面,展现了东南野外的宁静与庄严。颔联“平楚风烟开鄠杜,断碑岁月自隋唐”则通过平楚(平原上的树林)与鄠杜(鄠县和杜县,古代地名)的风烟,以及断碑上岁月的痕迹,将历史的厚重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颈联“楼头山入诗人座,砌下泉分衲子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文与自然交融的意境,楼头山仿佛成为了诗人的灵感来源,而砌下的泉水则滋养着僧侣的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宗教与生活的和谐共生。尾联“更欲秦川穷胜槩,却从高塔望云阳”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更多美景的渴望,以及从高处俯瞰云阳的壮丽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剖竹向西蜀,岷峨眇天涯。
空深北阙恋,岂惮南路赊。
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
汉水出嶓冢,梁山控褒斜。
栈道笼迅湍,行人贯层崖。
岩倾劣通马,石窄难容车。
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
水种新插秧,山田正烧畬。
夜猿啸山雨,曙鸟鸣江花。
过午方始饭,经时旋及瓜。
数公各游宦,千里皆辞家。
言笑忘羁旅,还如在京华。
青袍美少年,黄绶一神仙。
微子城东面,梁王苑北边。
桃花色似马,榆荚小于钱。
单父闻相近,家书早为传。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谿垂钓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