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庵小舍小丛林,土地何须八九人。
若解轮番来打供,免教碎作一堆尘。
小庵小舍小丛林,土地何须八九人。
若解轮番来打供,免教碎作一堆尘。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祖元的作品,名为《偈一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型丛林中的修行场景。"小庵小舍小丛林",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清静简朴的修行环境,庵舍虽小,却自成一方宁静世界。接下来的两句"土地何须八九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数多少的淡然态度,强调修行在于内心的清净而非外在的人数众多。
最后两句"若解轮番来打供,免教碎作一堆尘",寓意深刻。"打供"可能指的是僧侣们轮流做日常的修行或劳作,通过这种方式保持生活的节奏和精神的修炼。诗人借此表达,只要每个人都能尽责修行,就能避免因纷扰而使修行的心境变得杂乱,如同尘土般散落。整首诗寓教于乐,体现了禅宗注重个人内心修炼和生活实践的思想。
平林春鸠鸣,茶人闻曙戒。
植杖循青畦,霄晴涤余蔼。
俯仰极天泉,所思竟谁在。
感公推至心,生平无殊快。
旁语及家事,久隐苦穷隘。
古有苏云卿,食圃于不贷。
更语及神仙,低徊若深慨。
古有许旌阳,忠孝垂当代。
仲君抱奇质,叶药起沉瘥。
浩然鸾鹤情,遂欲游方外。
吁嗟世风下,黄虞邈难逮。
谡谡松崖吹,仿佛留清籁。